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王沐源 郑文斌
3月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辅导员、第十届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米娜瓦尔·胡吉,青岛二中思想政治教师、全国模范教师高保卫作为教师代表赴京参加座谈会,青岛教育系统干部教师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积极收听收看,反响热烈。
青岛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刘鹏照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是继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之后,聚焦“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为做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重要遵循。青岛市教育局将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承担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采取有效措施建好工作格局、建强教师队伍、完善课程体系、增强教学实效、加大工作保障,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守好广大青少年的“拔节孕穗期”,引导莘莘学子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征程中。
“总书记好!我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叫米娜瓦尔,维吾尔族,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辅导员。”参加座谈会的米娜瓦尔向习近平总书记这样介绍自己,总书记与她亲切握手并鼓励她“好好干!”米娜瓦尔表示,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时,她深刻体会到,高校思政辅导员一定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坚定“四个自信”,有底气、有真情、敢创新、全面而准确地讲好思政课,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作为石油行业类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辅导员,承担着为国家能源行业培养具有国家意识、民族情怀、石油精神的优秀人才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责任。”米娜瓦尔说,她将以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四个相统一”的要求,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学生牢固树立“五观”“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思想,把国家和学校对学生的关爱传递到每一个人,把励志报国、实干奋斗的精神扎根到学生心中。
青岛二中思想政治教师高保卫表示,非常幸运有机会近距离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总书记语重心长,让每一位聆听者如沐春风,作为一名一线思政课教师更是深感责任重大。“总书记强调,青少年阶段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这个栽培的人就是我们各位辛勤的园丁。上好每一节思政课,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义务。”他说,“人生只为一堂课,这是我多年来的价值追求和人生追求。因为只有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只有让思政课情真意切、发自肺腑、激情澎湃,才能为学生成长成才亮起引路明灯。”高保卫表示,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有坚定的信仰, 才能去讲信仰,有充分的信心去承担这一责任,去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山东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罗公利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深刻指出了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定位和方法路径,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新时代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宣言书和动员令。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至关重要。一直以来,山东科技大学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学校是第一批“山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育单位”,目前在全省率先推行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新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校党委要坚持把从严管理和科学治理结合起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要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新学期开学,我给2018级学生上了一堂思想政治课,对山科大学子的精神风貌有了更深刻了解,鼓励他们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青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赵茗表示,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是不可替代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要成为总书记所说的“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一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全面准确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重要意义和时代价值,以扎实的理论支撑坚定政治信仰;二是要理直气壮地站稳思政课堂,以自信传递自信,引导学生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三是要探索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增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阐释力,引导学生形成对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的正确认识,从而自觉肩负起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王付欣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人倍感振奋、深受鼓舞,进一步强调了思政课的使命与担当,增强了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要旗帜鲜明发声、理直气壮讲授,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用情感的力量感染学生,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教师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要潜心问道、精研业务,积极作为、勇于担当,充实理论素养以说服学生,增强人格魅力以打动学生,提升教学艺术以吸引学生,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效果好起来,建设好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思政课程。
在大学路小学,党员干部、道德与法治(思政)学科教师召开了“学习讲话精神,开好思政课,实现立德树人”座谈研讨会,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展开积极讨论。大学路小学党支部书记陈英表示,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德育阵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好对学生思想的启蒙和引领,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拔节孕穗。“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待孩子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要配备好思政专职教师。”她说,“我们要把思政教育做实、做细,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青岛日报(2019年3月20日)
相关链接:
青岛日报:守好广大青少年的“拔节孕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