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2005年12月14日,科技部、教育部正式发文,认定中国石油大学科技园为“国家大学科技园”,成为全国50家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这是我省继山东大学国家科技园之后第二家国家大学科技园,也是唯一一个不在省会或计划单列市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自2001年10月创建以来,不到五年的时间,中国石油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就创出了一条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跨越发展之路。
思路决定出路。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科技园从一开始就走上了油地校共建之路。油地校成立了三方领导参加的领导小组和以三方科技部门、东营区政府为主的管委会,协调各方,凝成合力。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军对创建工作做出明确指示并多次到科技园视察,市委常委、副市长张秀香四次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创建工作。石油大学、胜利石油管理局的领导也多次听取汇报,给予关怀。在中国石油大学人才优势、胜利油田科研机构和我市优良创业环境的共同作用下,科技园按照“政府引导支持,依托大学人才与智力,胜利油田积极参与,突出石油石化特色,实行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化经营”的建设发展思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汗洒润繁花。经过一批批创业者披星戴月的辛勤耕耘,科技园已建成了综合孵化区、石油大学科技创业中心和软件创业园,孵化设施面积达到8.9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达到128家,毕业企业达到45家,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47项。入驻企业累计申请专利120项,授权专利77项,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73亿元,利税1.1亿元。2002年9月,科技园被省科技厅、教育厅命名为省级大学科技园;2004年4月,被省知识产权局命名为山东省专利园区;2005年12月,东营区高新技术创业中心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已是百尺竿头,更须努力前行。今天的中国石油大学科技园,与在她的“孵化”下已经“毕业”的众多科技型企业一样,已经告别了初创时的青涩,活力正充沛,身形正矫健。我们热情期待着,她在孵化高新技术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收获更多美丽的风景。
【东营日报2006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