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原 通讯员 刘积舜 李晓伟 报道
本报东营讯 从6月上旬开始,每逢周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生区文化长廊两侧都会热闹非凡,不时传来“叫卖”声,即将离校的毕业生把自己的教材、课外读物、学习用品甚至休闲娱乐物品,半卖半送给学弟学妹们,为自己心爱的物品找个有价值的归宿。
没有统一的约定,但这已经成了一个惯例。每到这个时节,忙着做毕业论文的该校毕业生总会忙里偷闲、不约而同地组成这个小小的“跳蚤市场”。名义上是卖,但许多毕业生顶着阳光,把书搬来搬去,并不仅是为了那几元钱,而是为了表达一份善意。“充分利用资源,学弟学妹们用的话,比当废纸卖更有价值。”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资源学院2004级的王凯认为,这也可以为一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很宽裕的学生节约不少花费。“想要什么就拿走吧!”一次,快到中午时,一位同学开始赠送物品……
“我们用过这些书,对这些课程熟悉,也可以把学习中的一些经验传授给低年级的同学们,并向他们推荐一些学习资料。”数学学院2004级的田欢如是说。不少毕业生在卖书时都顺便谈谈学习经验、讲授专业课的要点;许多出售考研资料的同学,更是大谈其考研时的经验和复习策略。即使是卖课余书籍和休闲物品的同学,也会和大家聊聊业余爱好以及如何合理地安排课余生活。
“买资料时学长介绍的一些考研注意事项、技巧,推荐的参考书,使我们有了更明确的努力方向。”机电工程学院2005级的张东磊说。人文社科学院2007级学生杜楠很理解学长的心情并为之所感动,“要走了,能留下的,只有他们对母校、对学弟学妹们的这份爱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