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石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石大 > 正文
【中国石油报】雷锋精神:要传承更要大力弘扬
发布时间:2012-04-05 10:04:22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雷锋,一个普通的士兵,以他平凡而短暂的人生实践,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永久的精神力量和永恒的人格魅力。50年过去了,他和用他名字命名的精神永久地涤荡着我们的心灵。3月5日,不应仅仅属于3月,它更应该属于这个春天,这个时代。

近一个月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多名师生畅谈雷锋精神。他们说,雷锋精神是心灵深处最美好的记忆,雷锋精神个人需要,时代更需要;雷锋式的人物过去需要,现在更需要;雷锋精神,不仅要传承更要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滋润心灵的美好记忆

“还记得,那些年,我们坐在教室里认真听老师讲述雷锋的光荣事迹;

还记得,那些年,我们高声唱《学习雷锋好榜样》的熟悉旋律。”这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90后”大学生任芳在《那些年,我们一起学习的雷锋》文章开头所写下的诗一般的语句。

“每到星期天,我们学雷锋小组就给军烈属、孤寡老人扫院子、抬水,我们模仿雷锋的一言一行,觉得无比崇高。”虽然年龄相差10年,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80后”辅导员黄妍琴也有着类似的回忆。她说:“虽然已过去20多年,但至今记忆犹新。”

图书馆副馆长杨辉是个“70后”。他说:“记得我上小学三年级的寒假,老师布置了一篇学雷锋做好事的作文。我缠着当时已经是小学老师的大姐帮忙,大姐随口就念‘腊月二十七,天刚蒙蒙亮,我就起了床……’,马上就是一篇如何到五保户奶奶家大扫除的作文。”

文学院副教授刘乃亮是个“60后”,他回忆说:“一到学雷锋日,不管是学生还是工人,都热情饱满地走上街头做好事,义务清扫街道、修理器具等等。”刘乃亮说,那个时代“人们都把雷锋当做榜样、楷模”。

感动时代的坚强脊梁

采访中,从“60后”教授到“70”后青年教师,从“80后”辅导员再到“90后”大学生,他们都认为,雷锋深深影响了几十年来的一代代人,影响了改革开放前后的各个时代。

化学工程学院大学生郑重从小就喜欢阅读《雷锋日记》。他说:“雷锋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他是人民的好儿子,所以他听到大娘叫他‘孩子’时会有莫大的触动。雷锋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他的全部都属于人民。”

针对目前社会上有些人说雷锋精神过时,雷锋精神用不着了的说法,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大学生魏树旺反驳说:“学习雷锋精神绝不是老掉牙的事情,反而是在新时期我国基本国情所迫切需求的。”

石油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卫东说:“今天看来,雷锋精神仍然是最贴近人们生活、最符合人们需要、最益于人们幸福的精神!”

“从60年代的真善美,70年代的爱憎分明,到80年代的钉子精神,90年代的爱岗敬业,不一样的追求,一样的价值展现。雷锋同志就像一支永不熄灭的火炬,生时奉献他人,死后照亮世界。”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大学生朱琳表示,“我们需要这样的标兵,我们需要这样的脊梁!”

常学常新的道德风尚

“接过雷锋的枪,雷锋是我们的好榜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国防生、预备党员李国栋说,“我们已不再迷茫,已懂得如何去接过雷锋手中的钢枪,并如何使其闪烁出永不褪色的光芒!”

接过雷锋的枪,这是一个不容怀疑的时代命题,但如何才能将雷锋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雷锋精神的产生,是以那个时代的社会基础为根基的,今天弘扬雷锋精神,应该尊重今天人们普遍的价值选择。”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大学生程震宇说:“对雷锋精神最好的纪念,不是大张旗鼓的搞流于形式的活动,而应该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

“要用精神引领行动。”校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李逸龙请我们把他的观点和大学生分享共勉:像雷锋那样学习、像雷锋那样做人、像雷锋那样做事,把雷锋精神融入到生活之中,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里实践青年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学习雷锋不需要什么壮志豪情,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之举,就是一种快乐的付出,一种可以收获的温暖。

校纪委副书记、监察处处长吴文山说:“从小事好事做起,让爱心传递、温暖传递,整个社会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更加温暖。”

雷锋应该是大众化的,是你,是我,是人人;雷锋应该是时代性的,是青年志愿者、是义工、是“感动中国”;雷锋应该是个性化的,是军人雷锋、是医护雷锋、是大学生雷锋……

新华社近日播发的一篇长篇通讯中说:“雷锋精神,正是当代社会,同样也是未来社会的价值坐标,是对我们心灵的永恒召唤!”我们说,这也是石大师生最普遍最朴素的认识。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如此,十三亿人的力量下雷锋精神就不会是孤帆,而是向新时代进发的航母。

相关链接:

【中国石油报】雷锋精神:要传承更要大力弘扬

【 作者:中国石油大学:刘积舜 来自:中国石油报  责任编辑:刘积舜 审核:】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