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青岛讯 按教育部的要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于近日发布了首个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013年该校201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0.68%,其中测控技术与仪器和自动化两个本科专业、测绘工程和电气工程等22个硕士生专业以及安全技术及工程等13个博士专业的就业率都达到了100%。签约毕业生中50%以上在世界500强企业就业,就业质量继续保持高水平。
据介绍,2013年是该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90%以上的第十九个年头。2013届共有毕业生6129人,博士研究生就业率为89.06%,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为90.10%,本科生就业率为90.89%。2013届6129名毕业生中,签约3526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7.53%;升学及出国1627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6.55%;定向和非派遣就业298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86%;灵活就业107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75%。2013年有1922人到世界500强企业就业,占毕业生总数的31.36%,占签约毕业生的54.51%。华东、华北地区是该校毕业生就业最为集中的区域,近七成毕业生在该地区就业。
从分布看,石油石化占30%,500强企业超50%,毕业生就业层次较高。2013年毕业生就业呈现以下格局,30%左右的毕业生到石油石化企业(特指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所属企业,下同)就业,30%左右的毕业生到石油石化企业以外用人单位就业,30%左右的毕业生出国留学或升学,10%左右的毕业生自主创业或自谋职业。
2013届有1922人到世界500强企业就业,占毕业生总数的31.36%,占签约毕业生的54.51%。其中博士就业数为28人,与世界500强签约的人数占该学历签约人数的62.22%;硕士就业数565人,与世界500强签约的人数占该学历签约人数的60.11%;本科就业数1329人,与世界500强签约的人数占该学历签约人数的52.30%。
出国和升学率超30%,并逐年增加。学校积极推动与国外高校的联合培养与交流,探索了“2+2”、“3+1”等多样化的国际合作培养模式。自2009届以来本科毕业生的升学率持续升高并在2013届突破30%,出国留学毕业生数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这一报告也引起了不少师生的思考。理学院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12级的一些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刚入学的时候本专业的就业率只有20%左右,但是在今年我们学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我们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就业情况挺好的,就业率超过了79%。所以,单纯根据就业率来挑选专业是不够理性的。”
校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赵放辉认为,就业质量报告的数据只是作为一种参考,并不能代表4年以后的就业趋势。这一报告也有利于促进高校重“进口”轻“出口”风气的转变,提醒高校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和就业的良性互动,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
《大众日报》(2014-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