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在为学生展示档案藏品 徐敏摄影
“快来看啊,这不是吴仪校友的学籍卡片吗?”“咦?这不是我的高考成绩档案吗?” 3月17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传媒中心的众多学生记者来到位于图书馆6层的档案馆一览中国石油大学从建校初期一直至今的“最高机密”。
“每一份资料都有许多背后的故事。”讲解老师对在场的同学说到。从建设学校时期的一张张设计图纸到每一位学生的学籍卡片,从一份份胶片影像到每一份教学方案的制定计划,都完整的保存于档案馆的库房中。老照片、老档案、老故事无一不引起同学们的感叹,有的同学更是拿起手机与这些珍贵的校史资料合影留念。知名校友吴仪、“新世纪铁人”王启民等人的学籍卡片也一度在参观同学之间引发了热潮,“没想到自己能有机会亲手接触到吴仪校友当年的学籍卡片,很有历史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的张津文一边端详一边说道,一些其他知名校友的学生档案也在参观的同学之间争相传看。而随后讲解老师拿出的一份当年制定英语等级考试的教学计划更是“遭到”在场同学的“围观”。“常常听别人说起,我们学校是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发源地,今天看到这份档案时终于得到了证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的孙志鑫不禁感慨。
“这么小的房间是怎么装下那么庞大的档案资料呢?”参观过程中,不少同学都对档案馆产生了好奇。经过老师的讲解,原来档案馆采用的密集型档案柜帮了很大的忙,不仅节省了空间,档案的排序也变得规律,房间内的电子除湿器与温度调节更是让多年来的纸质档案得以完好的保存。
“原来档案馆也可以这么有趣,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机电工程学院的朱诗梦说。“经过一番参观之后,我对‘档案’这两个字的理解更加不同,档案不仅仅是一份资料,更是一段学校的发展史。”
《中国大学生在线》(2014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