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石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石大 > 正文
【齐鲁网】山东大学生昭通支教上午讲避难下午遇地震 350人无伤亡
发布时间:2014-08-05 23:08:39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同学们全部疏散到操场空旷处(摄影 韩金)

上午11:30 向阳花镇雄支教队员在讲地震逃生技巧。

清晨,老师和学生一起晨读。

向阳花大关县地震逃生演练(摄影 赵文)

轻微地震自救演练(摄影 潘晓林)

齐鲁网云南镇雄8月4日讯(记者 满倩 通讯员 张伯驹 潘晓琳 李世月)8月4日清晨,伴着清脆的撞铃声,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以勒镇上田坝村田坝小学的向阳花支教队队员们准时起床,一脸疲惫的他们还未在昨天下午地震的恐惧中走出来。

然而,今天早上8点,田坝小学教室中350名学生准时上课,一个不少。

上午刚上了一堂“地震与滑坡灾害”的安全课

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km,包括昆明、四川宜宾、重庆在内的多个地区有强烈震感。

支教队员牟炳双介绍说,“地震发生时,我们正打铃下课。镇雄县距离震中差不多有120公里远,地震发生后,大学生支教队有条不紊地组织孩子们紧急转移,尽管他们所在的地区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但地动山摇的情形却吓坏了不少孩子。”

地震发生时,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启明支教队的大学生正在云南的大山深处给学生们上课,幸运的是,当天上午,他们刚刚上了一堂“地震与滑坡灾害”的安全课,没想到应急知识下午就用上了。

“大家快把刚出校门的孩子们叫回到操场集合!”3日16时30分,云南省镇雄县碗厂乡长岩村酢房“八一”爱民小学的教室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启明支教队队员杨超江刚给孩子们上完英语课。这时突然感到房屋震动,桌椅摇晃,“地震了!”杨超江的第一反应就是召集已经离开的孩子们赶紧回到空旷的操场集合。

清点人数,确认所有在校学生全部集合完毕。几十秒后,19名孩子在统一指挥下,全部安全有序地召回到长岩村小学的操场上。

灾后第二天安排地震应急知识教育逃生演练

对向阳花的老师们来说,昨天是支教生活中普通而平凡的,也是特殊的一天——这是8月3日云南昭通6.5级地震的第二天。院子里用数个易拉罐摞成的“简易地震仪”暗示着之前一天发生在这里的不平静。

“同学们,抓紧时间四列纵队排好……跑步,走!一二一,一二一……”向往常一样,学生和支教队员们的晨跑活动准时开始。“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紧随其后的《弟子规》晨读活动也在支教队员的带领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地震啦!地震啦!”上午九点,一阵钟声让正在上课的孩子们再次紧张了起来。原来这是今天队员们安排的地震应急知识教育以及实际逃生演练。

为了防止发生余震,队员们在震后第一时间开展了一次全校师生地震教育演习活动,防止余震发生时,最大程度保证同学和队员们的人身安全。

“当下课后一个孩子轻拉着我的衣角怯生生问我地震了我会不会离开的时候,心都化了。我们绝不会提前离开!”向阳花支教队队员李世月告诉记者,即便这里地震了,他们还是要按照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因为这里,有孩子们走出大山的梦。

据介绍,2012年3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一群热心公益的大学生发起成立向阳花公益助学团。团队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筹备工作,寒暑假赴贫困山区进行助学、调研活动。截至2014年6月,团队先后前往山东平邑县、山西临县、河北赞皇县、宁夏西吉县、贵州普安县、云南大关县和镇雄县等国家级贫地的贫困山区开展支教活动,并建立助学基地;团队成员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东华大学等18所高校,总计200余人;团队为贫困山区孩子筹集到价值20余万元物资,四万余元公益基金,建立图书室两个,资助贫困孩子50余人,教授中小学生1000多人。

齐鲁网(2014年08月05日)

【 作者:满倩 张伯驹 潘晓琳 李世月 来自:齐鲁网  责任编辑:石琳琳 审核:刘积舜】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