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石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石大 > 正文
【大众日报】继续教育如何向应用型转变
发布时间:2015-01-08 14:01:00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 曲慧 王亚楠

继续教育在基本完成了学历补偿任务后,如何向职业教育靠拢,向应用型转型?中国石油大学创新实施“四步阶梯人才培养方式”,即在培养过程中,从课堂理论教学、室内模拟训练、现场技能训练、生产实践锻炼等4个层面开展“递进式”培训教学,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并重,以期达到培养基础理论扎实、技能熟练的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课堂理论教学

企业参与制定培养方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与玉门油田合作开展的第6期石油主干专业培训班从2014年11月开始,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将完成普通本科生4年里所学的重点课程。因此,如何为学员们设计出最佳培养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石油大学针对培训目标,赴油田开展调研,了解企业培训需求,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现有的岗位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最终方案由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敲定。

为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员的学习需求,石油大学还为学员们量身定做了教学计划,增设个性化课程,如针对中海油培训班增加了海洋工程施工与安全、海洋法规与海洋环境等课程,通过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面授与网上课件相结合等学习方法,强化专业课程学习,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专业技能的培养。

室内模拟实训

由理论向操作转换

轻轻点击一下鼠标,动画中的压力试验机开始运作起来,按照动画指示,旋转阀门,就能观察到裂缝倒流能力的模拟实验。形象生动的模拟仿真系统带领同学们从静态的知识学习中走出来,在老师的讲解中,通过各类室内模拟训练,亲手操作各类教学软件、虚拟实验、仿真设备等,增进了对于所学内容的体验。这样的演示方式,让学生们很快就掌握了整个工艺流程,又直观印象又深刻。

目前,在石油大学培训的学员们可以借助“石大在线”平台,亲身体验实验过程,理解并消化所学内容,提高专业基本技能;学校也建设、配备了按一定比例制作的各类生产仿真设备和虚拟模拟仿真实训系统,借助实物仿真装备和虚拟模拟仿真实训系统开展室内模拟实训。仿真装备具备真实装备所具有的相关结构、功能,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和虚拟软件过程功能的系统控制,实现操作者与仿真装备、实验系统的有效真实互动,进行多次、重复训练,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发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呈现具有视、听、触等多种感知的逼真虚拟环境,通过相关交互设备,在虚拟场景中模拟工程操作进程、故障处理等活动,进行身临其境般的交互式视景仿真和信息交流,针对多人在线,还可进行模型化、角色化、事件化的训练模拟,使训练更接近真实情景。

现场技能训练

与生产现场零距离

一位学员告诉记者,到学校2个月以来,专业课老师经常会带他们去培训基地进行现场指导,每人都会配备一个安全帽以确保安全。学员们在老师生动的讲解下,对各类设备的构造、原理、功能等内容有了很直观的了解,再配以现场动手体验,很好地促成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现场技能训练一般是面向油气田开发、矿场开采、海上作业、重型机械加工和作业等特种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利用实验教学油井开展钻井、采油、作业等工种的训练,利用废弃、闲置的矿井和设备改造成矿场开采生产训练基地,利用室内外游泳池及相关设备开展海上作业训练,利用闲置重型加工和作业设备开展实操训练等形式开展现场技能训练。这种训练完全按照现场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操作,培养学员掌握工业生产流程、操作技能与规范,其与现场生产实践最大的不同是设备的空转或模拟一些产品的加工,避免因学员的误操作带来的危险和事故的发生。这种现场技能训练,让学员实现与生产现场的零距离接触。

生产实践锻炼

学生上生产线

在胜利油田的采油现场,几位“新手”正操作机器手柄,查看盘根、皮条,确保抽油机是否运转正常;另外几位在进行油品取样、计量和填表。冀东油田采注输培训班的学员们在进行生产实践锻炼,在有条不紊的工作节奏中,不时地交流着操作心得……

为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油田企业需求的人才,学校坚持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精心安排、组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确保了实践教学效果。如,2010年暑期组织中原油田、辽河油田培训班学员开展了金工实习、野外地质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等大规模的实习实训教学活动,涉及30多个班级、近800名学员。同时,对学员安排了两周的专业综合设计;对即将离校的学员统一安排了半年或一年的岗前实习和毕业设计,在油田进行“真刀真枪”实践训练,增强了学员适应岗位的能力,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定单培养”,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

石油大学职业教育面向中原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辽河油田、新疆油田、渤海钻探等钻探工程公司合作开展岗位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先后为石油石化企业累计培育各类人才达1.6万余人。谈到学校职业教育的未来,中国石油大学教育发展中心主任王天虎说:“我们将继续坚持立足石油石化行业,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拓展培训领域、提升服务水平,形成学校和企业的双赢,将通过职业教育与各教育类型的有效衔接,搭建起远程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等多板块互通的人才培养立交桥。让每一个来我们石油大学参加职业培训的学生都能成才、出彩。”

《大众日报》(2015年01月08日,第16版)


【 作者:曲慧 王亚楠 来自:大众日报  责任编辑:石琳琳 审核:刘积舜】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