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昨日,记者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悉,由该实验室研发的“新型丙烷/丁烷脱氢技术”刚刚取得工业化试验成功。这项历时七年潜心研究的烷脱氢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据了解,我国有较丰富的液化石油气,将液化石油气中的烷烃脱氢制成烯烃,可以提高油气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但是目前我国的脱氢技术全部从国外引进,工业上脱氢装置采用的催化剂一般为负载型贵金属铂或有毒铬系催化剂,其中铂系催化剂价格昂贵且原料需要深度净化,铬系催化剂则存在严重的环保问题。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中石大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李春义教授课题组经过七年潜心研究,成功开发出无毒无腐蚀性的非贵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并为之配套开发了高效循环流化床反应器,成功实现脱氢反应、催化剂烧焦再生连续进行。这项技术对原料要求不高,成分复杂的原料也无需预处理即可直接进装置反应,而且生产效率高,无毒无腐蚀性。该项技术在山东恒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的工业化试验结果表明,烷烃的单程转化率、烯烃的收率和选择性与国内引进较多的俄罗斯技术相当,填补了国内该技术领域的空白。
青岛日报(2016年06月23日 第2版)
相关链接
【青岛日报】中石大研发成功新型催化脱氢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