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青岛3月20日讯(记者潘超见习记者李洁通讯员刘积舜孙伟)近日,大众网记者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获悉,全球化学领域权威学术杂志《美国化学会志》刊载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生物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论文。评审专家认为,研究结果对于手性生物分子自组装领域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跨尺度的手性问题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据了解,该篇题为《左还是右:氨基酸手性如何影响两亲性短肽自组装体手性?》的研究论文,是该校教授王继乾和徐海研究团队在“氨基酸手性对短肽自组装体的影响与机理”方面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2013级博士研究生王蒙为论文第一作者,王继乾、吕建仁和徐海为通讯作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论文第一署名单位。
《美国化学会志》评审专家认为,该项研究是超分子自组装领域的重要研究热点,其工作极其富有开拓性,利用对映异构体之间的比较,揭示了手性分子,特别是左右异向手性分子的自组装机制,初步理解了分子手性与组装体手性的关系。该杂志创办于1879年,代表着世界化学界前沿和权威的学术观点,其独有的学术地位和学术价值被化学领域广为关注,其最新影响因子为13.038。
据悉,近年来,王继乾和徐海负责的“生物界面-生物材料”研究团队,在国家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对短肽分子自组装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已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发表40余篇SCI论文。取得了认识两亲性肽组装过程中弱作用力对组装的影响规律,基于两亲性肽开发抗菌、抗肿瘤材料、快速止血水凝胶材料等重要成果。
大众网(2017年3月20日)
相关链接:
大众网:石大科研人员发现多肽分子手性自组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