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们在观看阅兵式(周淋摄)

活动夹球路比赛(周淋摄)

刘浩坤认真听支教老师讲课(周淋摄)

在学生家家访(周淋摄)
7月25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春晖公益助学团“桃缘铜行”支教队再次来到贵州铜仁松桃苗族自治县牛郎镇木寨完小,这已经是支教队第五次来到大山深处的木寨完小进行支教活动了,五年坚守,初心未改,在短暂的十五天支教时光里,队员们为山里的孩子们带来了新鲜的知识,同时收获良多。
大山深处艰难招生
招生后开课的第一天,下过雨午后的第一节课前,走廊里,队员田雨露一眼望见了躲在树下的一个小男生,“当时我问他几年级了,他说该一年级,但我查了名单没有他的名字,就问他为什么不来报名......”小男孩亮亮的眼睛里满是不安,说着一些方言(苗语)躲闪着要走,但被队员们拉住,过了一会儿小男孩才弱弱地说:“我......我没钱。”“听了他的话,我真的是心里一惊。”队员田雨露说道。队员们向他解释了很久这是义务支教,不收费的。小男孩过了许久才接过笔在名单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刘浩坤。
从木寨完小唐平校长那里我们得知,虽然这几年学校的条件有所改善,教室里还安装了多媒体,可是村子里有一部分的家庭离校比较远。在大山环绕的木寨完小,支教队共招生100多人,其中最远的孩子,来学校要翻过山头,走上近1个小时的路程,刘浩坤是其中之一,这个六七岁的小男孩亮晶晶的眼睛里不同于同龄人的胆怯与恐惧,着实让人心疼。
特色课堂寓教于乐
为了给孩子们带来最难忘而美好的时光,支教队员们细心筹划,积极讨论,开设了许多具有特色的课程如生活常识、数独游戏、合唱、手工、历史故事等等。
“你是秦王,你的声音应该再大一些!”“这时候蔺相如应该挺直身子看着秦王说......”小班的历史课上,队员万思达正指导学生排演“完璧归赵”历史剧。“让他们好像身临其境,对于低年级孩子们理解故事,理解人物有很大的帮助。”表演完毕后,孩子们在支教队发放的本子上认真记录下人物的特征和其中的道理。
“大家看这一朵漂亮的百合花,好看吗?现在老师就教你们叠,你们可以叠了送给你们的爸爸妈妈。”手工课老师徐冉手把手、耐心的指导着孩子们,孩子们分组协作,完成了老师的“课上任务”。课后,二年级小女孩刘文彬紧抱着徐冉,真诚的说:“老师,你要是不走就好啦!”“孩子们天真烂漫的表情,真挚浓烈的情感,让我感觉心都要化了。”支教队员徐冉说。
8月1日,各年级100多名学生同时观看了庆祝建军九十周年阅兵式录播。阅兵式上的旌旗猎猎、飞机坦克,解放军昂扬气势、飒爽英姿让大山中的小朋友们瞪大了眼睛,一些高年级的“小军事迷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阅兵式上飞机坦克的威力。支教队员们不时为低年级同学讲解着这些新型武器:歼20型歼击机、99A型主战坦克......先进的武器彰显着国家的强盛,四年级小男孩杨佳煜说:“我们国家才不怕跟别的国家打。”质朴的话语让队员们看到了孩子们心中对祖国军力的骄傲和自豪。
依依惜别师生情
支教期间,队员们为孩子们精心策划了趣味运动会和文艺汇演活动。在学校不大的空地上进行的趣味运动会中,队员们为孩子们设立了定点投篮、筷子夹球、木板过河、仙人指路等十个趣味项目,孩子们奔跑的身影和脸上的笑容让队员们感到了真实的满足。
最后一天的文艺汇演中,小班的舞蹈、大班的朗诵、令人捧腹的小品引来阵阵喝彩。最后,在队员们合唱《我们都一样》时,汇演达到了高潮,不少队员早已热泪盈眶,演出后,孩子们与队员们依依惜别,队员们弯下身子,放下被小同学们牢牢抓着的手,与他们一个个说着再见。
五年坚守,千里同行。队员在变,初心未改。用心陪伴这些大山中孩子们成长,是春晖支教队不变的责任。(万思达 胡伟)
人民网(2017年8月10日)
相关链接:
人民网:五年坚守 初心未改——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春晖公益助学团“桃缘铜行”支教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