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个青萝卜能卖几个钱儿?都是自家种的,能卖点就多少卖点呗。”一位卖萝卜的大姐耐心的与队员交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苑召星 摄
中国青年网青岛8月9日电(通讯员 苑召星 张晨)春秋四度聚焦三农疾愁,转瞬探路已至五载峥嵘。当时光的指针轮转至假期,探路者们高擎不灭的梦想火炬,再次开始社会课堂的求索之旅。
7月4日至12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探路者实践队走进平邑县九间棚村和昌乐县庵上湖村,探索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了解两个村庄的发展历史,用思考的眼光尽一份力,用行走见证前行的力量。

城管人员说到就到,实践队员帮一位着急的老大爷收拾东西后匆忙离去。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苑召星 摄

手指的方向,是家的方向,是老大爷每天奔波辛苦的动力。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苑召星 摄

一个馒头,半棵葱,这就是一位60岁摆摊老人的早饭。看到实践队员手中的相机,老人急忙转过了头。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苑召星 摄

手机、纸笔、录音、文字,实践队员们认真记录不漏过任何一点信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欣欣 摄

只有当脚下的鞋熟悉了田里的路,探路者的肩上才有了担当。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欣欣 摄

“爱自己,每天回家吃饭。”温情的广告语,环保的包装盒,营养的瓜果蔬,庵上湖村的有机产品就以这样的姿态走上了百姓的餐桌。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欣欣 摄

七月的昌乐,骄阳似火,庵上湖长野黑美面包茄正带着全村人民脱贫致富的渴望而奋力生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欣欣 摄

采摘园里,队员们正在采摘葡萄。肉鲜汁甜,一天的疲惫都被入喉的葡萄汁冲走。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欣欣 摄
中国青年网(2017年8月9日)
相关链接:
中国青年网:万里探路历五度春秋 一心不改解三农疾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