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菏泽8月28日电(通讯员 唐铭爽)幼子被骗险遭陌生人伤害,家门口被拐家长苦苦寻找,乡村小学校园暴力酿大祸,遭性侵不懂反抗和维权......由于教育水平受限,安全意识薄弱,父母常年不在家无人关怀,这些让人触目惊心的新闻正在乡村上演,造成难以愈合的伤痕。
8月15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爱随心行公益助学团星光支教队来到菏泽曹县育英中学,对这里的孩子进行防骗防拐、防性侵、防校园暴力为主题的“三防教育”。

队员展示危险的场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唐铭爽 提供
分年级有计划授课效果好,课堂气氛活跃
“同学们,假设现在你独自走在放学的路上,有一个阿姨向你问路,并且问你可不可以带她去,你们会怎么做呢?”老师刚一发问,孩子们便踊跃地各抒己见。“指一下就走!决不能跟他走!快跑!”三年级的防拐防骗课气氛活跃。
对于年龄偏小的孩子,很可能是坏人拐骗的目标,队员们列举了很多情景假设,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饶有兴趣地回答着,队员仔细聆听着孩子们的防拐小妙招,而后给出相对妥善的答案。“同学们,我们都是懂礼貌的好孩子。所以,有陌生人问路,如果知道的话,你可以告诉他;可如果陌生人还要你带路的话,同学心里就要注意了,就算那个地方你非常熟悉也一定不能带陌生人去,要很礼貌地拒绝对方。如果对方还要过多询问,同学就要赶紧朝人多的地方跑去,或者大声呼喊,引起路人的注意。”这些方法被孩子们工整地记在纸上,队员们发放的《防拐防骗手册》也提供了很多妥善处理类似问题的方法。
除了传统的拐骗方法,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很多孩子也开始有了“遥远倾诉的朋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坏人经过乔装打扮,看起来都不像坏人。而网络,是一个完全虚拟的世界,你所感受到的,只是一个陌生人营造的虚拟形象,千万不能信任。”五年级的课堂上,队员王婉婷讲道。她以情景模拟的方式与同学互动,让更多孩子参与角色扮演,切实掌握保护自己的方法。
每节课下课之前,孩子们都会看一段防拐防骗有关的电影,《失孤》、《亲爱的》让他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父母失去孩子的痛苦,“我们要提高警惕,记住这些方法,不能让这些悲剧再发生。”三年级的一位同学显然对防拐防骗课程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进行儿童安全与生活技能提升系列课程之前,星光支教队专门安排了四名队员专门负责“三防教育”,队员们查阅资料、视频学习、开会讨论,进行了全面的备课。“低年级的孩子我们开设了防拐防骗,高年级的孩子们我们会渗入一些防性侵的课程,而校园暴力可能发生在各个年龄段,因此我们面向全体学生开设防校园暴力课程。”队员田孟楠说道。这样的充分准备使课堂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而“因材施教”的授课也让孩子们有更好的接受效果。

孩子们拿到三防手册后认真听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唐铭爽 提供
正视自我保护,防性侵教育不再“羞于说出口”
近期,有关儿童被猥亵、性侵害的案件接连发生,引发公众对儿童性侵的警惕。与防拐防骗相比,防校园暴力和防性侵教育是孩子们更难接受到的教育“盲区”,而校园暴力和猥亵儿童在乡村发生的比例远高于城市,且由于关系到颜面,很多孩子在受到委屈后选择“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在进行防性侵教育之前,队员们特意观看了“女童保护计划”等公益组织的相关视频,“防性侵要妥善地讲给孩子听,平时我们可能也羞于启齿,所以这堂课还是有些难度的,我想这也是防性侵教育空白的原因之一。但再难,这堂课也是必须要上的。”支教队员王晓雅说道。为了活跃气氛,队员们还准备了《幸福拍手歌》,“我长大了”贴纸等。
课堂上,队员高书媛以“爱护我们的身体”为题,通过PPT演示、互动游戏、情景表演等形式向孩子们普及了隐私部位、分辨性侵、防范性侵以及遭遇性侵该怎么办的知识。孩子们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互动。“身体的哪些部位不能随便让人触碰?怎么能最大限度防止性侵犯?如果已经遭受侵害该怎么办?”这些问题在课上一一得到了解答。
除此之外,有关于“危险的地方,隐私的区域”等示意图也被贴在了教室的墙上,以此来警醒这些初涉人世的小学生。法学专业的高书媛也将法律知识融入到三防教育中,她告诉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要正视自己的安全,过幸福、健康的人生,当遭受不法侵害时,也要勇敢站出来,以法律手段寻求保障。”

支教队员进行情景模拟。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唐铭爽 提供
课上课下切实笃行,“家校直通车”巩固教学成果
2016年,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女童保护基金统计,在我国,近七成家长没有对孩子进行过系统的三防教育,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对自身认识不全了。因此,支教队员不仅要对孩子进行讲解,也要将自我保护思想带给家长,为此,支教队员们进行了家访。
在家访过程中,队员有针对性地向家长提出有关安全保护的问题,发现先进的思想在这里还未得到普及。年纪较大的监护人崇尚“无害论”,认为乡村民风淳朴,邻居又都熟识,所以孩子是处于非常安全的环境。教了40年小学的陈老师对于儿童性侵依然没有什么概念,“再说,也没发生过这样(儿童性侵)的事情啊! ”而年轻家长则较为警觉,但也未曾接受过系统的知识,也未全面的教育过孩子。
在家访过程中,队员也了解到,在农村观念中面对女童遭受性侵的“难言之隐”。“如果真的发生这样的情况,我们也可能不会声张,因为我们的观念还是比较保守的。”经调查,很多家庭都是选择私了而非走正规司法程序,我国关于女童保护的法律、法规,有效性和专门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很多国家,儿童色情、性侵儿童都是绝不容触碰的犯罪底线。一个社会文明程度越高,针对未成年人性犯罪的容忍度就越低。支教队员对家长进行了法律普及,并告诉家长要警惕地区分对幼童、幼女的不正当性侵害和正常亲昵行为。
家访结束时,支教队员将三防系列书籍发放给了家长,经过短时间的交流,大多数家长表示会注重孩子的身心发展和安全保护,这让队员很欣慰。
留守现象严重,做好“三防”更需关怀
曹县“空壳化”严重,许多家长在外打工,剩下爷爷奶奶照顾年幼的孩子。
“每年见父母一两次,很少进行沟通”是很多孩子的生活常态。支教过程中,队员敏锐地捕捉到孩子们性格孤僻、崇尚暴力的特性。“正是因为缺少耐心的沟通和教育,孩子们才不知道在矛盾发生时该如何处理,大打一架是他们的惯用手段,校园暴力就这样出现了。”队员们在开会时这样分析到。
队员们在支教的十五天内给予孩子们贴心的沟通,耐心的陪伴,面对调皮的孩子时也善于疏导、以身作则,教会孩子们杜绝暴力方式解决问题,在危险发生时勇于寻求正当手解决,对性格孤僻的孩子进行一对一帮扶,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孩子们有了明显的改变。“十五天虽然很短,但陪伴是化解一切的良药,愿我们的关怀,让孩子们健康成长”队员们说道。
星光支教队将普法和三防教育相结合,不断创新支教模式的新探索,教会孩子们预防潜在的危险,也是不断根据支教地实际情况在支教团内部改革与传承的重要一步。
中国青年网(2017年8月28日)
相关链接:
中国青年网:山东大学生关注“三防教育” 教会孩子预防潜在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