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是学校较早设立的主干院系之一,已成为我国石油工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学院办学成果显著,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学院积极响应国家能源战略需求,依托山东省教改项目“本硕博贯通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以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为例”,精心构建出特色鲜明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实施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培养模式,为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为国家石油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立足油气行业前沿
重构知识结构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
作为油气行业人才培养重要基地,学院提出构建面向新业态、贯通衔接的知识结构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开拓石油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路径,探寻能源开发领域未来科技人才培养新方向。
学院与中石油国家智库深度融合,成立跨学科的校企联合专家委员会;结合国家能源战略目标、油气行业发展趋势和学科前沿,从学院办学定位、社会需求和学科特色出发,构建本硕博贯通衔接的知识结构体系;对接本学科传统分段式本科和研究生培养方案,在本硕博贯通培养周期内同步优化课程设置,借鉴本领域国内外高水平院校的教学计划、管理模式和运行体系,并按照学校要求进行整体修订,形成面向新业态、本硕博贯通衔接的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流程。
同时,学院聚焦油气行业新领域、新技术,分类分层次优化升级课程内容,构建本硕博三层次贯通的课程体系。一是升级基础通识课程,融入家国情怀、工程伦理等工程文化育人资源;二是优化专业基础课程,从重力学与化学基础向重数理、力学、化学与人工智能基础转变;三是革新专业核心课程,增设深层、深水、非常规以及油气田化学材料等新领域发展的急需课程,开设油气行业转型升级所需的跨学科新业态课程。
锚定管理机制创新
营造人才成长优良环境
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建立严格和灵活的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动态管理机制以及“学院+书院”协同育人机制,竭尽全力培养能源开发领域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学院制定出台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实施细则,科学设置招生选拔与分流考核的学业成绩门槛及预警周期,实行年度考核与阶段竞争分流,严格退出管理,并强化对科研潜质、创新思维、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的考查,提升本硕博贯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在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入退出和增补制度,明确退出和增补标准,营造良好竞争氛围和健全人才竞争机制;优化博士阶段申请—考核选拔分流机制,与本学科分段式博士统考招生同步进行,实现同台竞技、优中选优,将学业成绩仅作为前置条件,强化专业基础、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要求不低于博士统考招生;严格管理过程监督,严把导师关,制定出台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研究生导师岗位管理办法,选聘优秀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行人才培养责任清单制度;构建覆盖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选拔考核+阶段考核+学位考核”全流程的监督机制,严格履行监督职责,以确保有效落实。
同时,大力推行“学院+书院”制管理和科教融汇协同育人机制。学院负责相关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及特色课程的建设、教学和相关科研工作。书院以导师队伍建设促进师生互动,以朋辈辅导促进生生互动,以通识教育和“第二课堂”活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以环境建设提升师生共享的互动空间,实现书院集思想教育、学业辅导、人文素养、能力提升等于一体的建设目标,使书院成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文化社区和成长成才的基地。书院导师分为发展导师、行业导师、朋辈导师、常驻导师四类:发展导师面向全校招募,包括书院内外教师、机关管理人员;行业导师面向校外专家、杰出校友和行业领军人士招募;朋辈导师面向院内高年级优秀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招募;常驻导师为各年级辅导员、班主任和学业导师。
通过管理机制的创新与提升,充分激发学习者的内驱力,开拓拔尖创新人才长周期培养新路径,为学习者提供有益的学习环境,构建本硕博衔接的拔尖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新机制。
发扬“惟真惟实”校训精神
培养卓越拔尖创新人才
学院聚焦国家能源战略需求,重塑本硕博贯通进阶的科研训练与创新能力保障体系,培养卓越拔尖创新人才。
学院深度发扬“惟真惟实”的校训精神,以实际行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结合现代教育理论与技术,积极探索“网上自学、课堂讲授、案例剖析、问题探究、参与互动”五位一体教学方法,优化过程考核和多元化评价;将真实应用场景广泛融入学习体验,重塑“智慧课堂+问题探究+案例研讨+创新实战”四结合研究型教学模式;开放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别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科研和教学实验平台,支持“国家—省—学校—学院”四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实践和启发探究式自由科研探索,设置专创融合课程,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纵向设置课程知识,增设“科研综合创新训练”环节,打造问题导向的“工程实践能力→基础科研素养→专业方向素养→前沿创新素养”四阶段递进式科研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实行全程导师制,强基固本培养阶段配备学业导师,本研衔接与拔尖提升培养阶段实行专业导师负责制,实施以导师为主的团队指导方式,聘请行业专家作为校外导师,全方位协同参与学生科研训练指导和创新能力培养工作;严把科研训练过程关,制定覆盖选题、开题论证、中期检查、规范审查、汇报答辩等全过程的质量保障措施;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汇聚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各方优势资源,发挥行业特色院校的校企融合优势,形成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协同育人共同体,共建专业实践平台与人才培养基地,设置创新实践项目,开展科技前沿实训,全方位协同支持学生开展科研能力综合训练和创新实践活动;引入行业、企业与社会评价,建立多元反馈评价机制,持续改进创新能力保障体系。
目前,学院构建的本硕博贯通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近3年,本研一体班学生课程成绩合格率均在99%以上,优良率均在70%以上,在全校名列前茅,学生团队多次荣获“挑战杯”国赛特等奖等奖励,实现历史性突破。
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育人支持体系,为本硕博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提供锻炼和提升的机遇,从而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输送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中国教育报(2025年5月14日)
作者:姚传进 侯健 张玉哲 齐宁 黄维安
相关链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着眼能源行业未来 培育拔尖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