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好经珞海洋优势牌,加快建设海洋强省,一直是山东省发展的目标之一,也是每年省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2月1日,正在参加2021年山东省两会的山东省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刘永红在接受蓝睛采访时透露,他今年提案关注的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建议各涉海部门如大投入,助推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实现快速发展。
携悉,海洋工程装备是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维护海洋权益和国家海洋安全等的重要保障,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我国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大国,但不是强国,虽能生产制造一些大型海洋工程成套装备,但其关键核心零部件及配套设备大都依赖于进口,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同时,山东省拥有3290公里的海岸线,排全国第三,同时拥有青岛、烟台等经济发达的海滨城市,已形成较大规模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但总体水平与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相当,关键核心零部件及配套设备等主要依赖于进口。
刘永红委员认为,要彻底摈弃通过购买或合资等方式,从国外获得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关键核心技术的思想,要牢固树立只有通过自主攻关,才能真正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理念,人才是攻克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跨越式发展,以及提升其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为此,刘永红委员在提案中呼吁,省内海洋工程装备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要强化对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支持。一是要持续不断地加大研发投入,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资源,强强联合开展科技攻关,以加快攻克制约我省高端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步伐。二是要支持构建高端海洋工程装备科技研发平台和创办高科技企业,比如,可以考虑设立一些专业化的共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平台,如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与资助机制,以促进共性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另外,围绕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关键基础零部件及配套设备研发等,可以从资金和政策等方面支持掌握相关核心技术的科技人员创办高科技公司,以便培育出众多高端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瞪羚企业”,助推我省高端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
刘永红委员在提案中建议,要强化对高端海洋工程装备技术人才的引育。引进方面,积极构建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机制,在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丰厚待遇和优异生活条件外,还应积极为他们的事业发展创造条件,支持他们开展创新创业等,以促进人才引进的“虹吸效应”形成。培育方面,加大对我省在高端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学科和专业等的支持,鼓励他们结合我省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发展需求,开展校企融合定向培养人才工作,同时支持相关学科和专业的教师开展高端海洋工程装备的技术攻关和科学研究等工作,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蓝睛(2021年2月2日)
相关链接:
蓝睛:山东省政协委员刘永红:加大投入助推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实现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