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青年网泰安8月12日电(通讯员 刘翔宇)“四面桃花,三面水绕,东风绕,桃花饶。”七月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走进桃都实践队来自测绘、资源、光电、数据科学四个专业的七名实践队员,为了探寻家乡桃都肥城的成功脱贫致富的原因,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意义,带着对家乡的思念和满心的期盼,一同回到家乡肥城,探索家乡的转型发展之路。
7月9日,实践队员们来到了位于桃都肥城市的特色景区春秋古城。经过庄严的城楼门走进春秋古城,餐饮店、古玩店、桃木艺术品店、客栈等等应有尽有。
据工作人员介绍,春秋古城是以汉唐建筑风格为主,加入春秋建筑元素和地方民居建筑元素而形成的独特的古城建筑。而春秋文化是以春秋时期的历史文化为主,结合地方历史文化、民俗民间文化而形成的独特文化。正是古城亲近而古朴的魅力,使其成为桃都肥城吸引外来游客的重要特色景区,也被列入山东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仿佛正在重新认识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家乡正在默默改变!”实践队员不禁感叹,“希望我们的探索成果能为更多城镇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些许经验。”
雨天并没有阻碍桃农植作和旅客参观,桃花源景区庙会仍然十分热闹。“这样的场景每天都有,是旅游业给我们的古镇注入了新鲜血液。”纪念品店老板乌先生自信说道,“镇上的人们对自己的新家乡很是自豪。”说罢,乌先生热情地回答桃队成员的问题,并主动向桃队成员介绍刘台桃花源景区的喜人发展状况。
桃队成员一路上遇到了许多好奇的旅客和热情的村民。这座古城特色的桃文化特色仿佛有种神奇的魔力,令人们能逐渐放下心中的喧闹,旅客们都被刘台村古村落的神奇魅力所染。桃队队员也积极展开调研,深刻了解到旅游业给桃乡刘台村焕发了新的生机。
“我们在做买卖的同时也让自己尽力去融入到这个氛围中去。”刘女士笑说道,顺手指向自己的餐馆。“餐桌上的餐具甚至打扫卫生的扫帚都是桃都风格,这与我们村特色的桃文化融得和谐,映得舒心。”桃队经过调查发现,正是这些小细节造就了一个古镇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旅游新模式。有关资料显示,刘台桃花源景区的营业额早已超过了传统的旅游景点,带领村民走出来一条新鲜的脱贫致富之路。
7月18日,实践队员们踏上了探访牛山森林地质公园的道路,调研过程中,队员们了解了当地政府如何在旅游新态势下,将牛山打造造成当地的特色品牌的故事,并期望借此契机供更多景点借鉴。
在崎岖的山路上,随处可见一些地质指示牌,将沿路的地质现象与岩石的生长成因等简明扼要地显示出来,这样的独特设计使得游客在攀登的同时,还可见识到真正的岩石。
在攀登的过程中,队员们感受到牛山的开发建设十分讲究,人为加工痕迹极不明显。除去一些必要的保护措施外,很少有现代元素,极大保存了牛山景色的原汁原味,最大程度上保留了牛山的观赏价值,工作人员表示这也是牛山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原因。
工作人员告诉实践队队员:牛山是国家级的森林公园和省级的地质公园,在一路的攀登中都能感受到牛山蓬勃的自然气息。整座山景山清水秀、林茂境仙。作为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头,牛山也不缺乏牛山寺、龙神庙、天仙井和碧霞宫等佛教道教建筑,让佛家诵经与道家修行深藏于牛山之中。同时也不缺乏人文气息,譬如说号称山东第一古寨——穆阁寨,这座穆桂英曾经屯兵于此的古寨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牛山在军事战略位置上的重要价值。而文昌阁、贤圣院等等则又在这绝美的自然风光中增添了一份书卷气,一份人间味。
与村民的沟通中队员们获知,牛山森林地质公园的运营模式是政府与当地村民共同开发运营,而当地村民游览牛山也无需购买门票,此举极大调动了当地村民的积极性,使得每一个人都感觉自己是景点开发的建设者与参与者。在政府和当地村民的协商下,牛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景区收入归政府所有,但村民依旧可以在景区为游人们提供服务而赚取收入。每当谈起牛山森林地质公园的开发,村民们都直竖大拇指。
“仿佛正在重新认识我们的家乡”,家乡巨大变化体现的,是当地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不断尝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脱贫致富的生动案例。队员们在此次社会实践中受益良多,决心将自己的感悟化为行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中国青年网(2020年8月12日电)
相关链接:
中国青年网:走进桃都,探寻家乡的转型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