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聚焦 > 正文
城市治理,照亮“盲点”才见功夫
发布时间:2019-11-14 19:41:53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城市治理,千头万绪,有效治理的“牛鼻子”何在?如何才能让治理工作更符合现代化治理的要求?当下,各地都在因地制宜进行相应的探索。

前几年,在抓准城市治理“牛鼻子”过程中,有些地方走了“弯路”。比如,部分地区的城市治理存在“面子”思维,不计成本整治中心街区、主干道和重要出入口区域,却不把背街小巷视为“里子”。街巷之中,临建、违建问题突出,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整治;部分地区,将大量资金用于形象改造、景观提升,却始终没管好下水道这个“城市的良心”,每逢大雨,“看海”成了市民最尴尬的境遇;还有部分地区,热衷于建地标、造“盆景”,却忽略了市民住有所居、居有所安的基本需求……

城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最终的落脚点还在民生二字。一些城市治理中存在的“误区”,表面原因千差万别,归根结底还是城市发展理念存在偏差。对城市“形象”的过度追求,超过对百姓实际“获得感”的重视,深层次反映的是,对“以人民为中心”为理念的漠视,是“拍脑袋决策”占了上风,没有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出发点。

民生难点痛点,正是城市治理的重点。城市治理中的第一要务,应该是重视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看重群众最期待的变化。这离不开扎实的调研,离不开走街串巷的探访,只有更多破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难题”和每天有感的“关键小事”,才能让城市的治理赢得群众认可。反之,任由拍脑袋决策横行,带来的必定是随意而为,最终只会导致城市治理无序。

城市治理,最是于细微处见态度、见功夫、见精神。民生难点痛点问题的消除,最终还是体现在具体而微的一件件小事,体现在百姓日常生活中看得见的变化。需要真正列出“问题清单”,明确破解难题的方法路径,一项项攻克、一点点推动,不断以一个个小变化,累积成大改变,不断消除城市治理中的“盲点”,将责任细化、将工作落实,以实际成效向群众交上一份亮丽的城市治理“民生答卷”。

“城,所以盛民也。”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当下,随着科技手段的日新月异,城市治理中也应更多考虑运用大数据、高科技等手段,将更多的信息采集作为民意分析的“晴雨表”,以更多的新手段、新 方式,不断推进治理手段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升;以更多的智能动态和实时管理,将精细二字落到城市治理的实处。

城市治理,要能看得到地标区域的灯火辉煌,也能听见老旧街区中的声声民意。把民生难点痛点作为城市治理的出发点、着力点,才能不断增进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 作者:梁建强 来自:新华网  责任编辑:王泓晔 审核:新闻中心总编室】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