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聚焦 > 正文
坚持“两个服务”推动教育发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之六
发布时间:2012-11-23 17:11:08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这是继党的十六大报告、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两个服务”之后,党和国家对教育方针的重申强调和深化发展,为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党的教育方针是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总方向和总指针。为谁服务,既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也是教育中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人民这一根本要求。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保障人民接受教育的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教育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集中体现。

教育必须始终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向。党的十八大谋划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教育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教育要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任务,积极主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服务。高等教育要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撑,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有所作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提高质量,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和为人民服务是辩证统一的。培养人才是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直接的服务,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通过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不动摇。社会文明进步的水平与人民群众享有教育的程度密切相关。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坚持育人为本,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不断满足和全面适应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根本落脚点。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大扶持困难群体力度。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奋斗的方向已经明确。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全面把握“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将之作为教育发展始终不渝的正确方向,贯彻落实到教育发展的全过程,化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强大动力。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

【 作者:中国教育报 来自: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姜洪明 审核:】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