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聚焦 > 正文
国考“降温”的背后
发布时间:2014-12-02 16:12:25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备受关注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11月30日开考。从今年的情况看,不论是报考人数还是参考人数都比去年下降10万人左右。

一度万人共挤独木桥的“公务员热”似乎出现了降温迹象。专家认为,这是公务员考试回归理性的表现,也是社会形势和心理变化的反映。

“公务员热”回归理性

据国家公务员局统计,实际参加今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录用考试笔试的人近90万人,而去年是99万人。本次国考招考有120多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加,计划招录2.2万余人,相比去年增多约3000人,招录人数创历史新高。

报考人数少了,岗位多了。

国家公务员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报考人员中,有3个职位报考比例超过2000:1,比去年减少了7个;报考比例最高为2674:1,比去年有较大幅度下降。

这位负责人说,从今年报考情况看,考生报名更趋理性。近几年社会媒体对公务员职业的分析、报道增多,考生对公务员职业有了更进一步了解,跟风报名情况减少。同时,今年招录机关按要求对招考职位的描述更加具体,资格条件设置更加详细,减少了考生的盲目报考。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董克用认为,报考人数降低,也与人们对公务员的一些误解消除有关系。“过去不少人认为公务员收入和福利不少,近年来,随着‘八项规定’执行力度加大等原因,人们对公职人员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认为,基层公务员收入低、工作压力大也是年轻人就业取向变化的重要因素。

国考保持温度属正常

天津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认为,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比较严峻,供求关系没有发生大变化。而且预期公务员福利水平不排除有增长趋势,因此长期来看,公务员报考热的局面不会改变。

专家认为,“公务员热”只要不“发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保持一定温度是正常现象,也是公务员队伍质量的保证。

目前在我国700多万公务员中,通过考试录用的已达40%。国家公务员考试,经过20年的实践与发展,成为党和国家选拔人才的有效手段。

董克用说,公务员职位稳定,对于喜欢稳定的人来讲,是个理想的选择。即使在世界范围来看,公务员也是社会认同感较高的职业。

职业选择应该“多元化”

从1987年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到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2005年国家公务员法颁布,公务员考试报考呈现平淡、热门、回归的曲线。

董克用说,改革初期,人们对公务员职务并不热衷,那时似乎更多人向往的是经商。新世纪以来,公务员太热不正常。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职业,公务员不是越多越好。

薛澜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市场和社会组织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对包括年轻人、普通人创业等方面的程序大大简化。如果把公共部门、社会组织和企业视为就业的三大块,其他两块则提供了更多就业空间。

薛澜更关心报考人员的结构。他认为,光看报考总数很难得出好坏的结论,关心报考人员结构,关注报考趋势变化,才能了解国家人力资源配置是否合理,为今后的国考以及公务员岗位设置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 作者:崔清新 来自:新华网  责任编辑:姜洪明 审核:新闻中心总编室】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