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新闻
之前总是常常听说,却从未下定决心去读一读这本书,印象里,一直觉得这本书应该高高在上,应该被束之以高阁,可等我真正静下心来去读这本书时,却惶惶然发现,这是一本透着人气儿的书,从里到外,这本书的叙述总是带着温暖又平静的感觉,我想那是一个新闻人十几年的积累所得的内在涵养。看完这本书,总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这是一本时时让人流泪的书。这本书似乎不能让人一口气读下来,这是柴静的十年,似乎更像是中国的十年,我总为之热泪盈眶,这书里随随便便的一个小角落,都是中国历史的缩影,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等等。这十年的大小新闻,藏在这书里也不知多少。这本书透漏出来的也是她的生活态度,她的新闻态度。她正是在用普通平凡的文字,讲述人生的跌宕起伏,却表现出了惊天动地的力量。
我一直觉得新闻是冰冷的,它离我们的生活很远,直到后来接触了这个行业才发现它并不是处在世人生活之外的,而现在,我看见柴静用平静的笔触叙述出她的生活,表现出了新闻是接地气的。
我总是觉得在柴静平淡的讲述后面,隐藏着的是荡气回肠的温柔,我总是会被她所做出的一个微小举动感动。我看到,在拍摄关于小孩子偷盗团伙那里时,最后,柴静给了最小的孩子100块钱,告诉他,是因为你帮我们搬了东西,这是你的劳动所得。我突然一下子,感受到了我作为记者存在的意义,是的,好像就应该是这样,用力所能及的力量告诉别人什么才是正确的生活。这么说好像有点假大空,但是我记得那句“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我依然有一个伟大的理想,希望自己能成为别人生命里的一点点微光。我想柴静做到了。双城的创伤里对于擦拭眼泪的镜头争议很大,甚至产生了一个新名词“表演性主持”,但我却觉得应该这样的。柴静的采访,我觉得总会透露出一种人性的温暖,总觉得它带着热气,就带着暖暖的烟火气息,向你飘过来了。从她一字一字的描述里,你是能感受到的,那渗透到字里行间的暖意。
汶川地震的描述里,我似乎没有看到宏大的场景,但这个事件本身就已经足够宏大。我看到的了遭受苦难的人的生活,但你看不到多大篇幅去描述痛苦,是生活,但绝对不麻木,是充满希望的,他们在往前走,只是偶尔停下来回忆一下地震带来的伤痛,不麻痹不沉溺。
探寻与尊重
新闻最重要的是它的真实性,不是说其他的不重要,只是相比起来,真实性更胜一筹。大众很少有机会接触到新闻的当事人,很容易被情绪煽动,而记者需要做的是客观的叙述出这个事件,给予大众自己评判的机会。“写东西的人不用带着感情写,写得客观平实,事物自会折射出它本身蕴涵的感情。”写新闻的人带着感情写下去,写出来的新闻就不能称之为新闻了,是带有自我感情的宣泄。
我很喜欢柴静的叙述方式,她就是把这个事情讲出来了,始末都讲得一清二楚,她是尽量不带感情色彩的,于是,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思维去评价那个新闻,“一千个人心目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我认为每个人心中也都有自己的是非曲直。新闻人需要做的是讲述,而不是引导。好人和坏人的区分并不是界限分明的,不是一句简单定义,“他是好人”“他是坏人”就给人定了性,人性并不简单,所以在面对新闻事件时,记者需要提供的是事实而不是情绪。
柴静尊重了事件本身,而我敬佩她的这种尊重。药家鑫事件中,起初都在批判药家鑫的错误,没有人去关心药家鑫为何如此,柴静去了,她报道出了药家鑫的家庭,但她没有去评判对错,她只是向大众告知了部分被隐瞒的事实。柴静在书中写道,“采访不用来批判,只用来了解;不用来改造世界,只用来认识世界。记者的道德是让人‘明白’。”就像虐猫事件,柴静没有为这件事情翻案,她只是讲述出了她所“看见”的事实,被愤怒的民众遗忘的事实。
采访时,她不争锋相对,不咄咄逼人,她就是只是坐在那里,用灵魂发问,用尊重赢得尊重,用事实探寻真相。而探寻就是要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灭、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的附庸。或者说,煽动各种偏见的互殴,从而获得平衡。而这也正尊重了事件本身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