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拜读《胡适思想录》,联想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不难理解当时形势下这批爱国者强烈的救国热情与使命感。引领中国知识分子革新的一辈人,身上所共有的革新精神是当代青年所共适的。
《人生有何意义》一书并未正面解析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却也透过文字暗示了有意义的一生应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从中读懂的是一位伟大学者的思想和为学见地。教给读者的不是苦思人生意义的方法,而是告诫人们如何在流年里让人生无悔。
向来觉得关于人生的一些话题是玄妙的,不是三两句话就能表达得清楚,还是需要付诸生活一点一滴去理解。这就需要给自己一个不懈奋斗的理由,那便是信仰!
马克思主义、黑格尔主义、自由主义甚至对神的信奉,相信灵魂的不可磨灭等种种都可称为信仰,而自己对信仰的理解似乎一直停留在模糊不清的境地,终是说不清楚的。生活失去目标,总是会陷入迷茫,难免不知所措;生命缺少信仰,就像失去导航系统的行船,没有方向,任其漂泊。或许并不是缺少信仰,而是没有一个坚定的、明确的信仰。
胡适信仰个人自由发展、自由表现的自由主义。在《实验主义》一文中他阐述了詹姆士对于信仰的理解:信仰包括事物和观念两种,不过信仰所包事物观念的意义是平常公认为已经确定的。若要决定这种观念或学说的意义,只需问,如果这种学说是真的,那种学说是假的,于人生实际可有什么实际分别吗?如果哪一种是真是假没有什么实际区别,那就可证明这两种表面不同的学说其实是一样的,一切争执都是废话。
有人说他信仰神的存在和灵魂的不灭,于是竭诚奉拜神佛,哪怕一点小感冒都要做做法烧点纸钱,以为这样就可以消病免灾,这样的信仰对其人生影响总算是不小的。在他本人,必然相信他所信奉的是真实的,对其他人就未必了,至少没有充分的证据可以说明神的存在或是灵魂的不灭。于是有人信仰另一种学说,至于哪一种先进,是需要事实去叙说的。
在谈到个人主义时,作者引用著名戏剧家易卜生的一句话我一直印象很深刻:“真正的个人主义在于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个东西。”在社会需要大批人才的时代更是需要每个人将自己打造成有用之才,这样的说法永远不会过时,也确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但在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时,个人主义者难免牺牲集体利益以寻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社会主义不容这样的事发生。陈先达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新课题》一文中就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一番辨证之后的论断:“在社会主义社会强调个人主义的积极作用,是弄错了时间和地点。”在我们这一代人,个人主义终是该摒弃的信仰。
“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信仰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在意识里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发展是她的本质,时代会赋予她新的生命力,这是历史见证了的。钱学森曾评价:“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最高概括。”他倡导的系统论就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这个信仰成就过列宁、毛泽东等几代伟人,也包括钱学森这样的大师,用詹姆士的判断,人生显然是有实际分别的。不妨自己也坚守这样一个信仰,认识得透彻,这定是可以影响一生的选择。
“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这是胡适就人生有何意义做出的回答,用朋友常挂在口边的话说就是要“活在当下”。“知世如梦无所求,无所求心普空寂。还似梦中随梦境,成就河沙梦功德。”人生一场梦,无所求并非无为,岁月蹉跎,何不轰轰烈烈做一场好梦呢?这也是先生的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