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看了剧本写作这类书之后,每次看电影,都想找出电影中的“情节点”,然而在看《智取威虎山》这部电影的时候,一颗始终悬着的心终究没有腾出时间来考虑影片结构这个问题。
《智取威虎山》改编自曲波的小说《林海雪原》,讲述的是解放军一支骁勇善战的小分队与在东北山林盘踞多年的数股土匪斗智斗勇的故事。《林海雪原》作为红色经典,影响力波及几代人,而“徐老怪”徐克导演的《智取威虎山》,让这部红色经典在今天也依然可以熠熠生辉。
与旧版的《智取威虎山》相比,新版的剧情是用现代的手法去讲述这个故事。或许是因为旧版的《智取威虎山》太深入人心,所以想要颠覆经典而成就新的经典,是需要一定勇气的。很多人在看完《智取威虎山》后对影片“穿越式”的讲述方式表示不解,其实这跟导演徐克的经历有关——1970年的某一天,身在纽约的徐克为当地华人义务放映《林海雪原》时,就被故事吸引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种下了一个种子”。这个种子在徐克的脑海里埋了三十年,“每过一段时间,在脑海里就会有新的理解。”也许正是这三十年的酝酿,才使得《智取威虎山》一上映就赢得了一致好评。
红色经典大多都需要一个英雄人物来做支撑,而在《智取威虎山》中,这个起支撑作用的英雄无疑是杨子荣。杨子荣英雄故事的开端始于潜伏到土匪窝去做卧底,在半路上杨子荣就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杨子荣打虎”,也许这也暗示着他日后卧底工作的惊险与困难。
在影片中饰演杨子荣这一角色的张涵予曾放豪言说:“除了我,没人能演杨子荣。”对于杨子荣这一角色,张涵予说:“我们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人人心中都有个英雄梦。有人喜欢焦裕禄,有人喜欢草原英雄小姐妹而我最喜欢杨子荣。智取威虎山的故事惊险刺激,非常传奇。杨子荣只身入虎穴,面对各种危险泰然自若,这个人很有人格魅力,让我非常着迷。”张涵予对他所饰演的角色的理解与诠释,使我们在影片中看到了一个不畏生死、有勇有谋、正气凛然的杨子荣——面对不信任,他依然坚守内心的选择,不畏生死;在生死边缘挣扎时,他也可以沉着冷静,以智取胜。影片中的杨子荣并非是一个夸张虚化了的英雄,相反,从这个角色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真实的人性与情感。
影片中最打动我的,是青莲对她的儿子小栓子那深沉厚重的母爱。小栓子的母亲青莲被土匪抢去做了座山雕的压寨夫人,在土匪窝里,她受尽屈辱,然而,她还是选择活下来。我相信这并不是出于她的求生本能,而是她坚信自己的孩子还在等她,她希望能够活着出去与孩子相见。幸运的是,青莲最终被杨子荣救出,而座山雕也被杨子荣杀死。
故事最终以解放军小支队剿灭匪窝宣告结束,这无疑是一个圆满的结局。然而正如徐克自己说:“电影导演如果有宗教般的狂热和小说家的想象力,电影就会产生一种魔力。”也许这便是我们会在影片看到“穿越”桥段的原因吧。
作为一部剿匪片,《智取威虎山》并不乏女性观众;而作为一部红色经典,《智取威虎山》也成功地吸引了众多年轻人。我想,这不仅仅要归功于导演和影片的魅力,更在于今天的社会需要更多的正能量。我们可以看到,逝去的英雄们如今依然通过各种形式传递着正能量。他们虽然已经死去,然而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