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邪恶是小人物犯下的罪恶,是没有动机的人犯下的罪。没有犯罪理念,没有邪恶内心,没有魔鬼的意愿,实施者是不满足于作为人类的人,正是这种现象,让我把它称之为‘平庸之恶’。”汉娜在她的演讲中如是说。
很多人所熟悉的汉娜·阿伦特的标签或许是“生于德国的犹太裔美国女思想家”,“海德 格尔最得意的学生兼情人”,而电影《汉娜·阿伦特》则将这些标签统统作废。
众所周知,阿道夫·艾希曼是二次世界大战上臭名昭著的战犯。1941年,他接受党卫队情报部首脑海德里希的指令,负责执行旨在彻底消灭犹太人的“最终方案”。艾希曼组织运送整个欧洲的犹太人,将他们收容到死亡营,进行集体屠杀。在他的监督下,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屠杀生产线创造了令人望而生畏的记录:每天杀害一万两千人。到二战结束,共有五百八十万犹太人因“最终方案”而丧生。为此,艾希曼又被称为“死刑执行人”。然而同样是犹太人的汉娜却选择抛开自己犹太人的身份,以最公正冷静的态度来评判这个“死刑执行人”。在影片中,阿伦特作为《纽约客》的特约记者,到以色列报道对纳粹分子艾希曼的审判全程。
汉娜以《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伦理的现代困境》为题出版专著。文章中说阿道夫·艾 希曼所犯的罪并非是出于主观愿望,而仅仅是在执行命令。艾希曼像机器一样机械地服从纪 律完成任务而不做出道德的判断,他是一个极度平庸的人,他的恶行也仅是因为自身“思考的无能”,所以他的恶是“平庸的恶”。
汉娜·阿伦特的文章一经出版便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当时所谓的知识分子毫不留情地评价汉娜是“才华的孤僻”“、聪明却没有感情”“、巴不得在知识界引起轰动”;犹太人骂汉娜是民族的叛徒和罪人,诅咒她下地狱;而她视为家人的好朋友也说她“残忍”、“无情”。因为一篇文章,汉娜·阿伦特几乎被置于一座孤岛之上。四周波浪滔天朝她涌来,而她却无处安身,孤立无援。尽管她从未为阿道夫·艾希曼说过一句辩词,她所做的也只是“试着调和一个平庸的人和他耸人听闻的恶性之间的矛盾”,而且“试着理解并不等于原谅”,可是理解她的最终还是少数人。丈夫问她,如果早知道这样的结果,你还会写这篇文章吗?汉娜·阿伦特回答说,会!
影片中最后写道——“研究邪恶成为汉娜重要的课题,她不断地重新审视,至死无法释怀。”汉娜说:“思考是自我的沉默对话,思考所表现出来的不是知识,而是分辨是非、判断美丑的能力。”我认为汉娜一样也是英雄。因为坚守真相捍卫思考的权力无所畏惧地前行哪怕遍体鳞伤众叛亲离也依然不会放弃,这就是英雄。汉娜的思想就是她的战场,她不需要做万人敬仰的民族英雄,她是她自己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