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惯了都市繁华,极其艳羡牧民们纯粹的生活,却没有机会亲自去见识一下。一次偶然机会让我接触到李娟的 《冬牧场》 这本书,作者细腻笔触下的冬牧场满足了我对牧民们生活的所有幻想,它记录了作者道别舒适的村庄,深入荒野,同牧民们共同对抗寒冬的牧场生活。
游牧民族为了对抗寒冬,每年冬天都会带着羊群、牛群和骆驼进入冬牧场。从乌伦古河以南广阔的南戈壁,一直到天山北部的沙漠边缘,冬牧场无处不在。干涸、贫瘠、寒冷是它的代名词,但作者在书中描写她与牧民们共同对抗寒冬的经历却让读者萌生一种信念:冬天再冷都会过去。
寒冷的冬天,游牧民族的生活并不好过:牧归时分,后背盖满大雪的羊羔,浑身披满白霜的马儿,长着白眉毛和白胡子的牛和骆驼,眉毛结满冰霜的归人都彰显出牧场冬天的寒冷。牧民们用干草搭建起的一个简陋茅屋就得抵御一个冬天的寒冷,山雪化水时每每都是泥沙俱下,酸奶煮沸后沥制而成的一块硬邦邦的奶疙瘩,都可以成为枯燥无味日子里奢侈的调剂,此间辛苦可想而知。即便是这样,他们也很少对生活有所抱怨或不满,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坚韧品质和他们在艰苦岁月里积淀下来的智慧已经足够他们抵御这些困难。
寒流侵袭的清晨,房东嫂子会在炉板上放上一些柏枝,那些烤出的烟雾和香气可以驱逐感冒,作者在这淡淡的烟雾下喝完一碗热乎乎的奶茶后,就要跟随牧民去捡拾羊粪。他们把堆积在羊圈最表面那层厚厚的软粪层铲起,砌在羊圈周围晾晒,那些又黑又纯的粪块是冬天里最好的燃料。在寒冷漫长的冬天里,牧民们点燃这些神奇的燃料,围聚一团,用收剪的羊毛来编织厚厚的毛毯,时而喝上一口煮了黑胡椒和丁香粒的茶水,时而逗笑几句,冬天似乎也不这么冷了。
牧民们的生活是纯粹而干净的,在这样安定宁静的生活中最能咀嚼出自然的馈赠。我常想,到了今天, 恐怕只在荒野里,只在刀斧直接劈削开来的简单生活中,幸福才是最真实的吧。我不仅对这生活本身心生向往,牧民们在日复一日艰苦生活里所传达出来的乐观和信念也令我十分佩服。
我知道寒冬过去的时候,牧民们又会赶着一大群羊羔,从冬牧场转到春牧场,那时的他们就能吃上夹着油泼辣子的热馍馍,然后满足地说一句 “冬天再冷都会过去的” 。而现在的我,在生活枯燥无味的时候,也会渴望一碗酸辣冰凉的凉皮子,败败火,提提味儿;在寒冷寂寞的冬夜里,又渴望吃一个热气腾腾的馍馍。我知道这是我对冬牧场里朴素生活的一个柔软而温暖的记忆,让我感觉冬天再冷都会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