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文苑

当前位置: 首页 > 石大文苑 > 正文
当我们死而复醒时——读《2666》有感
发布时间:2016-01-14 00:01:07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罗贝托·波拉尼奥在我心中一直是那个样子:凌乱的小卷发,不修边幅,不刮胡子,戴着一副奇特的飞行员眼镜,偏爱情色文学和哥特小说,丝毫没有预言人类末日浩劫的大仇深感。比起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他更像一个目光老到、笑容诡秘、好奇心强烈的侦探,一个殚精竭虑、构思彩排自己的导演,或是一个《2666》里面阿琴波尔迪那样桀骜不驯、后知后觉却对海藻情有独钟的奇异旅客,游离于正统之外,所到之地都有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阅读《2666》于我而言并不是什么一帆风顺酣畅淋漓的体验,后现代小说将语言的种种跳跃闪回的可能性探索发挥到极致。然而,合上书的那一刻,我愿意将这部作品一读再读。

《2666》的情节相当简单。这也是二十世纪后现代派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作者尽力将自身从作品中抽离,不再使用曲折复杂的情节来吸引读者的眼球,要读懂一本小说,需要读者自身更多主动的参与,这也对读者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为拉美文学巨擘,与博尔赫斯的中心意象封闭迷宫不同,波拉尼奥的写作态度开放、跳脱,像是设置一个措辞优美的谜题,发出一个暧昧的邀请,读者由此拥有了自由补充和阐释的权利。

波拉尼奥讲述故事的方式很特别:他的口气是冷淡的,态度是疲惫而节制的,第三人称角度的叙述像一个困倦但保持优雅的老派绅士讨论起天气那样漫不经心。然而这些细节描写又构成文本的内在肌理和波拉尼奥敏锐冷静的行文风格,展现极端真实的世界,并且具有极强的暗示性。

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人一直引以为豪的、象征人类文明无上荣耀的理性之光荡然无存,在尼采早先所说“God is dead(上帝死了)”基础之上人们又获得另一重更令人毛骨悚然的含义:“Humanity is dead(人性死了)”。与发达的文明形成对抗的是人性的疯狂,种族屠杀以釜底抽薪的至恶形式肢解了骄傲千年的西方文明。从理性到颓废,从英雄到反英雄,从对神性的信仰到对人性的绝望,我们可以看到当初在雨果、狄更斯、托尔斯泰笔下那种对人性真善美的信心已消失殆尽。高歌猛进的西方人一脚踩空,精神参考坐标已枯朽。经历战争、工业化、物欲、人的异化带来的文明阵痛,踏进疯癫、反叛、碰撞、颠覆、幻灭、破碎、搅扰、扭打的涡流之中,随之紧趋的是社会的动荡、偶像的黄昏、人们巨大的精神危机和不同阶级所共有的逼仄生存困境。作品的现代性由此裂变而生。

《2666》里,阿琴波尔迪用微妙的方式来贴近痛苦和耻辱,我们完全可以把他看作波拉尼奥自己——带着卡夫卡式的焦虑和荒诞,试图抓住点什么,却因被庞大的虚无感充斥而不得不放手。

在《2666》中,四个阿琴波尔迪的研究者最终都放弃了寻找这位伟大作家的旅程,而知识分子的疲软状态折射的正是一个时代的疲软。一切理想化行为的意义最终被行为本身消解,而知识分子因其敏感特质则往往能够比其他人更先验地捕捉到自我存在的荒谬和虚无。 《旧约·传道书》中说“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在波拉尼奥看来,这个世界已无可能性,我们的时代正在被大量的剩余所消耗,文明的残渣无法被有效消化或重新利用,各种后遗症占据上游,生长力消失,到处都是意义和价值的废墟。

《2666》最诡谲的是第四部分。作者用新闻报道式客观写实的口吻,将几年之内墨西哥北部女性被无故残忍杀害的约达两百起案件全部记下。在这些案件中,波拉尼奥想要解剖的,不仅是拉美社会犯罪分子的猖獗、残忍和疯狂,更是政府的腐败、警察的无能、植根于人心深处的偏见。即使在代表法律和正义的警察中间,对妇女的歧视也屡见不鲜,他用赤裸的笔法揭开犯罪事件的根源。而另一方面,本该振臂发声的知识分子们的妥协与懦弱,很难让波拉尼奥看到希望。

《2666》故事的结尾,已经成名的阿琴波尔迪回到德国,和亲人团聚,却又义无反顾地选择去墨西哥,继续以身赴险,进行犯罪调查。这一点微茫的理想主义就像深夜穿过寒意料峭的林野,看不到哪怕一丁点的远方黎明之光,却让人发自内心地为这样的坚持唏嘘感动——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微弱、然而确凿无疑的黎明。他是现代的西西弗斯,用滚烫的、穿透纸背的生命热力不断推动滚落的巨石上山,不计代价,不惧强权。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纳粹种族屠杀、苏联解体、环境污染、拉美移民潮暴力的人们在死而复醒后,在被人性罪恶的回声撞击、承担时代溃烂带来的疾痛惨怛之后,仍然不应放弃对和平正义的追求。

读完《2666》是五月初。初夏轻软的阳光总有某种化重浊为明丽的能量,唤起新鲜洁白的阅读记忆,与此时此刻庄严温柔的心情,一并慢慢发酵,交付手中厚厚书卷,素朴情怀亦有所依托。

《当我们死而复醒时》是乔伊斯早期一首诗歌的名字,感觉它很精准地传达了几乎所有作家那种底子里悲观清醒、咽下时代苦果却难以放弃人性绿洲的宿命。《2666》带给我的震撼,远非一篇文章可以说清。它改变了,或者说唤醒了我潜意识里被忽略的、被粗暴轻视地看待世界的方式。在这个全民娱乐、一切严肃事物趋于消解,碎片阅读、图片和视频持续消费大多数人生命,作品的导向越来越猎奇的年代,我心怀虔诚,向波拉尼奥这样属于全人类的大师庄严致敬。

阅读于我,早已不是获取知识或修养提升的途径,而是深深熔铸在我平凡渺小的生命里面的,不可割舍也无法替代的深爱。也曾想体验不同生命形态种种,保有天真,于云朵深处呼吸四季嬗变,或谙熟每一时每一地停泊的沉默故事,或接近原始生命质地丰赡恣肆的狂欢。浮云白日,繁花照眼,山川登临,流光将最夐远的风景徐徐拉近,然而心头始终爱的,仍是简寂沉浸的读书生活。

不愿做椎心泣血的杜宇,看朱成碧,思忆纷纷,多的是不甘和清怨。我是不知疲惫的歌者,沐风舞雩,跟从云雀虔诚叩问山水清音,访遍潜藏在书页深处生生世世相互羁绊的友人;或做脱略形骸的江湖客,爱上千山淋漓的雨气,出入古典的诗心,蒸藜炊黍的清欢,洪流乱烟的苍茫。千帆过尽,拥抱诗歌也拥抱生之沉疴,若有兹顷刻,我愿像歌德笔下的浮士德那样由衷倾诉“真美啊,请停下来”的字句,也相信寻常杂草细木里,自掩映有属于我的小小玫瑰花圃。

私心一直笃信着,不会有比读书更好的事。无须刻意坚持,生活本身向来排斥太着形迹的概念,就像水流过手指缝隙,徐步款行中总有错失的风景。逸兴遄飞,清愁漫漶,蹇迫或纡缓皆是常态,而生命之静美灵气尽皆在此。若相逢同行者于道左,愿怀欣欣然之情,缥缃跋涉,双履共沾旧尘新泥。

【 作者:王小雯 来自:文学院  责任编辑:安 磊 审核:新闻中心总编室】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