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关于死,似乎是一个过于深刻的话题。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生,却又无时无刻不在走向死亡的路上。这个话题充满无力感,我们不愿触及。但是总有一些变故,将这个问题推到我们面前。
10月,一份遗嘱让全国泪目。
“一个人活着的意义,不能以生命长短作标准,而应该以生命的厚度和质量来衡量。
“我走之后,头部可以留给医学做研究。希望医学能早日攻克这个难题,让那些因为‘渐冻症’而饱受折磨的人,早日摆脱痛苦。
“请遵循我的意愿:其他所有器官,凡是可以挽救他人生命的,尽可以捐给他人使用。剩余肉体,火化后请将骨头撒进长江,不要修坟头、占用任何地皮,不要给这个社会带来任何负担。”
这份遗嘱的主人是娄滔,一个渐冻症患者,一个正直韶华的北大女博士。
我们大众第一次接触“渐冻症”这个词汇,是在前几年“冰桶挑战”大火的时候。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在提及冰桶挑战的时候,想到的关键词会是:一桶水,明星,视频,捐款。而很少有人真真正正的去了解这个病症,去了解被这个病折磨的那些人。
在米奇·阿尔博姆创作的关于其恩师莫里·施瓦茨教授的自传式长篇纪实小说《相约星期二》里,他对ALS(俗称“渐冻症”)进行了形象的描述:ALS就如同一支点燃的蜡烛,它不断融化你的神经,使你的躯体变成一堆蜡。通常它从腿部开始,然后慢慢向上发展,等你不能控制大腿肌肉的时候,你就无法再站立起来。而当躯干的肌肉不受控制的时候,你便无法坐直。最后,如果你还活着,就只能通过插在喉部的一根管子呼吸,而你清醒的神志像被禁锢在一个软壳内。或许你还能眨眨眼睛,就像科幻电影里那个被冰冻在自己肉体内的怪物一样。
提及令人痛不欲生的疾病,我们会想起癌症,回想起艾滋病等不治之症,但是渐冻症对一个人的打击更甚于此。它将一个人的灵魂囚禁起来,让一个健壮的灵魂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肉体死去,多么讽刺的一幕。
娄滔病情日渐好转,但是她的心情却反复无常,时而对生命表现渴望,时而发出“不治了,我真的痛苦了,我受不了了”的绝望,我想这不是屈服于肉体的折磨,而是屈服于灵魂的囚禁。她在遗嘱中表示“我要有尊严地离开”“不要给这个社会带来任何负担”。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倘若灵魂已经失去自由,那么她也不愿肉体苟活于世,这是她的执着,但是为了一线希望,为了父母,她仍在坚持。这是一个坚强的姑娘,这是一个善良的姑娘。
娄滔的遗嘱受人瞩目,好像总是脱不开北大女博士这个光环。我们回头看她的一生,是不断拼搏不断向上的一生,是骏马奔腾不息的一生,是斗士的一生。她短暂的一生一路飞驰、精彩异常,07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本科期间,娄滔的学习成绩始终位列全系前三,12年以优异的表现保送至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世界上古史专业。硕士期间,以世界史第一名的成绩荣获一等奖学金,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译作一篇。15年,娄滔以笔试第一、面试第一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攻读古埃及史专业。
这是一份多么漂亮的履历,这又是一份多么令人心痛的坠落。
通过娄滔,我们认识王甲,一个与疾病抗争十年之久的渐冻症患者,也让我们感受到这个世界是坚强的,是善良的。王甲得知娄滔心态不佳,用眼动仪给她写了一封信。
“世上一切有趣的事都与我们无关,但我愿意做万里挑一有趣的灵魂,在日复一日重复中我不敢懈怠,因为渐冻症这个敌人会随时要了我的命,在疲倦中坚守,在绝望中死守阵地,就是为了有一天俘虏它战胜它,现在的任务就是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把无趣变成有趣,把不幸变成幸福,我相信只要坚持,就会重生。”
我们不知道战友的鼓舞给娄滔带来多么大的力量,我们知道的是在这个世界上,有一颗星星不愿坠落,拼命想要发出光芒。
我们敬佩娄滔,一是敬佩她对生与死这一话题的通透,而是敬佩她遗体捐赠的无私无畏。我们中国人从骨子里就存有一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自觉,对自己的身体存有一份敬畏。纵使在器官捐赠日益被接纳的今天,我们仍然对她“生命吻我以痛,我却报之以歌”的境界肃然起敬。
我想倘若一个人死后有知,她会不会感觉到她的眼睛重新看到了她所热爱的人,她所热爱的这个世界;她会不会再次感受到心脏的搏动,血液的奔腾;她会不会感受到她未曾经历过的快乐,会不会感受到自己灵魂的复苏。
如果真的是这样,我们会感到快乐。
娄滔同学说,在学校时,她就时常提及生与死这个话题。《论语》说:“未知生,焉知死。”,她则认为“未知死,焉知生”。她总说:“死亡并不可怕,了解死亡、敬畏死亡,才能让每一个人找到活下去的意义和方向。”
正如医师说的还有希望,娄滔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