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文苑

当前位置: 首页 > 石大文苑 > 正文
又见莫言
发布时间:2018-08-14 12:32:40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本站讯】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看莫言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发表的演讲了,我也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在投影仪上看到莫言了。但我一见到他就会想起那个夏天带给我的惊悚,我曾经在他获奖后读过一点《十三步》,但是这仅有的一点点却占据了我初升高那个暑假的整个噩梦:死而复生的老师徘徊在两个女人之间、关在笼子里咀嚼着粉笔末的怪物、亲眼目睹儿女的放荡的私生活、在教室里上吊这些诡异的片段像回放一样一遍一遍地在我的梦里轮回。我不曾看过莫言更加出名的作品,但是这冰山一角就足以说明他荒诞的魔幻现实主义了。

莫言在演讲中说到他写的故事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像是《蛙》里面的姑姑,还有《天堂蒜薹之歌》这本书都是根据真实事件改变的。但是文学创作或者说文艺创作既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所以基于这一点,姑姑会变得神经质又失眠,父亲也会变成匪种。我也曾经写过小说,但是却不能将自己身边的故事抽象化成戏剧的话语,写起来倒更像是散文,却不是真人真事。看来小说还是多写写吧,不然将来拿出来会让人认为这些扯淡的事是你亲身经历的,那该多尴尬啊。

他在演讲中谈到最多的是他的母亲,写他的母亲吃了一辈子苦,死后迁墓也不过是迁走一抔黄土,有说过他对于佛教的理解写了一本《生死疲劳》,宗教这种事总是不能三言两语说清楚的,信与不信,同样说不清楚,只是宗教中的生死观让人欣赏。看淡生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只是我们身临其境的时候,恐怕没人不会撕心裂肺。或许这也是莫言的一种怀念母亲的方法吧。

莫言的故事很荒诞,但是却荒诞的有模有样,他描写的人物大概是将人的性格缺陷和光环集中到一人身上,然后就能造就一个非常典型的人物。演讲中说的那些破事,我们都干过,但是我们却缺乏勇气将他们说出来,人性或许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它是经不起考验的,经得住考验的往往都是施以脂粉的面具,但是人性同样会反省,会愧疚,会被自己的良心和羞耻心折磨。我说我不曾为自己难以启齿的过去而心灰意冷是假的,但是人纵使有再多不堪,都还是要负重前行的。而对自己的反思其实也是让自己有更加广阔的写作视角。莫言是一个很会反省自己的人,他的故事也很反映人性,不知道是不是不断反省的缘故。

我写作似乎从来没有什么条理,想到哪写到哪,很随意,这或许也是为什么投出去的一直没有回音的原因吧,我也热爱讲故事,但是我的故事晦涩生硬,让人不舒服,我想我不是一个好的说书人,但我想大家或许和我一样,莫言也未必是。

【 作者:郭建毅 来自:文学院  责任编辑:范梦颖 审核:新闻中心总编室】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