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自己,总喜欢写一些东西,然而进入大学之后,头脑渐渐迟钝了,一个个的词汇如流水般消逝。近来翻看那本铺了一层灰的黑色笔记本,发现原来自己真正缺失的是高中时光那种特别的情感,或快乐,或忧伤。可再也回不去了,虽文笔拙劣,难登大雅之堂,但还是想选出几段,以纪念那段即将尘封的历史。
高二夜归
水之澄明者,清而透澈,日光下布,若穿空中,风之波动,鳞鳞金光。人多以喻月光,皎明之月,如似珍玉,所有银白,何能及水之清明也。微水墨溶,其为墨也,墨,书文佳器,百家言可流传者,千史王候德颂者,悉赖其之深凝。故美曰金不换。
如使墨之入水。墨即扩而散入,水为墨染,尽失清明,墨隐水中.难显其泽。水墨混浊,二物皆废。
当窗望月,观堵生尽去校归家,如入水之墨,初凝而后散,销尽夜色。园中林菁叶茂,摇曳微风百侣携游,嬉嚷其中,与田兄步于学园,相与归舍。心中自有不悦,悲从人来,伤叹人离,俱告田兄以墨之入水,其言心知甚早矣。
余固陋、又性怯弱,故事有心而无为。弗敢成事拙巧。或自明,知世人皆欲求言之巧者与才貌并备者,何人又怜余?今闻有墨欲行水浸,熟知其为人之不洁,当不齿为列,听之弗能辩之,但作若笑状。实心自不甘甚矣,吾之增恶。然余虽好明澈之水,不忍见墨之入水,故心有所不畅,以此记之。
愿化清世尘埃,与风飘游.世交绝,断此心肠。常言,尘埃安知世尘?
外行学习之感
戊戌七月,行历城以求化,寄于二中名校,其中座生博学者,尽为鲁地千里客,良多俊才。始觉有容膝之地而不知人之才,感井中之目非能观后皇之大。假日以来,惶惶终日,终知黄叶天陨,若入幽谷,百言难以寻佳音,千辩无可复旧时。甚悔,吾之心也,乃忆梦中行制所言,因果所循,食之无禁,为之以好。
炎路昏昏行百里,晨雨惶惶终一时。
林花镜湖金鳞戏,云夕石潭灰羽旋。
歌舞红霓游人醉,夜驰彩路乡客伤。
幸修同与盛贤交,梦迁陋城思君音。
念高考
岁入己亥以来,余于今入太学名曰中国石油者,学于黄岛,驻唐岛湾。八月尽,终无暇时,会感光阴若之流水,特记之。
犹记五月之时,值盛夏之日,百林菁茂,骄阳烈火,叶繁浓郁,石榴花芳,妆丽娇人。书院之中琅琅之声,不绝入耳,众生皆于室内,急笔书墨,如百蚕争食之音,恐不得卷中至理,先生坐于堂前,以督察众生,防其怠惰,以误终生。然悬梁电扇,不过似火酷暑,余端其位,奋笔术算,汗滴如雨下,偶入双目,即苦痛若疾。此皆为科考薄近之故,众生为命途所困。自去年来,余与母上来此赁资小屋,伴读一年而待此时。
端午佳节,科考之日。因之国考,故百官无以休假,以安天下心,道路交通,兵员严守,噪声皆禁,通讯断阻;青年志愿,广施水饮,而场外家亲齐聚,不顾炎热者甚多,急苦难安者跺地而待。众生作士兵状如临疆场之大敌,似有视死如归之势而入科场。分试两日,序以文、术、理、英四科,每场出,众生有笑者,哭者、叫骂者、垂头丧气者,数不胜数。而如李先生言“尽人事,听天命”。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又至初九,重阳之日,全无登高插萸之兴,孤身离家求学,独以功名为重。忆放榜之日,心中自有分晓,明败于术、理两科,知绩不达意,背前志甚远矣,故来于此。而故人初意疆塞,余忧其安稳,何故离家甚远,又私心当成大业时易寻之,故规劝其求学于鲁地,终留于济南。余已年十八,时时省身当成人立志而初入学府,所学之业不尽余意,故前途微茫之感由心而生,不胜烦闷。思先辈宋镰“不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之学志,又有范公划粥而食之勤学,自当规勉,奋力而为,以兴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