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家乡没有惊世之杰、未见名山大川、更无玉宇琼楼。印象中陪伴我最长的是家乡的山河日月。家南有河,它名逛荡河;家北有山,它名凤凰山。山河之间,日月交替。
邯郸学步孩提时,日光之下,在父母怀中游山戏水,白嫩的脚丫踏着柔和的日光,惊喜于山林花草的奇异与清凉河水的跃动;意气风发少年时,日将落而月已出,循着疏疏月光的踪影,与伙伴爬山玩水,惊奇于山之高险与水之鱼虫;弹指之间已是青年,在清晨月落日出之时再次登山赏水,映入眼中,不是山势山林,不是清水鱼虫,而是惊异于这自然、这山川、这日月的不熄、壮阔与永恒。
从孩提到少年再到青年,这山川如同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一样,在每一个年龄段给予我不同的人生感受,山川如此,日月亦然。这自然何以给我如此不同的感受,凝神细思,我逐渐明白自然的逻辑,终究是人的逻辑。日月山川从未变化,变化的也只是人而已。山川如书,但它不会卷合;日月如灯,但却不会熄灭。而人却非如此,人较之于恒久壮阔的自然而言是不断成长的,无论格局、眼界,还是心境。
然而对于自我格局、自我心境的变化成长的认识,私以为,只有将其与恒久不变的事物结合对比起来之后才能有所明悟。这事物,三年之内,可参交通;十年之间,可参楼宇;五十以至上百年者,惟自然尔。
昨日返乡,阵阵微凉秋风中,那山、那水望去竟是那么暖人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