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宋光春,男,现为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师从李玉星教授。2014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研二的时候顺利通过中期考核被导师推荐硕博连读,读了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博士。已发表十篇SCI和十篇EI学术论文,包括一作二区4篇、三区5篇、四区1篇,SCI论文总计影响因子31.24,总引用数70。获发明专利授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项、软件著作权授权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纵向课题,以第一负责人身份承担校级科研基金两项并顺利结题。博士期间获评2017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9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延长石油奖学金、亚太国际管道大会优秀会议论文一等奖及“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省级三等奖。
“创新灵感不是凭空而来的,只有多看文献、多思考、多做实验,提高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擦出创新的小火花。”谈起自己的科研经历,宋光春总是忘不了刚刚开始研究生生活时的茫然。那时候的他没有了过于繁重的课业,于是他好像失去了可以奋斗的目标。他谈到:“要做什么?怎么做?我不知道。”
暂时的迷茫没有让宋光春放弃对科研的热情,他开始阅读文献,每周挑选一些他感兴趣的科研方面的最新文章阅读。最初的他在阅读文献时感到有些困难,但是他没有放弃,坚持阅读文献,并且标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在有空余时间时就去实验室待着,跟着师兄师姐学习操作实验仪器,学习实验原理,或者测试一些在文献中学到的实验。于是,创新的小火花就一点一点凝聚成为一个火团,为他的科研之路打开了思路。
宋光春研究的方向为防止水合物堵塞管道和深水油气管道输送安全保障,这涉及大量繁琐的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的知识与方程,但是在谈及这些理论知识时,他能思路清晰并且由浅入深地讲解。在旁人看起来复杂又难以理解的热力学方程,在他眼中只是构建模型的基础语言,运用起来游刃有余。这份自信沉稳来自于他扎实的基本课功底和源源不断的知识积累。“刚开始做这个方向时,我也不确定会不会得出结果,但是这是我想探索的世界,我想继续做这项实验。”谈到自己开始认真做科研时的心情,宋光春感慨万分。
在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同时,宋光春也没有忘记提高的自己的效率,“早睡早起,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白天做事情的效率。不要拖延时间,拖欠时间。”在实验过程中,他总是第一时间处理数据,判断数据可靠性,然后动笔撰写论文,及时调整修改,并在最短的时间里将文章发出去,保证自己的学术成果既有量的同时也有质。
2018年9月到2019年9月,宋光春前去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学习使用更为先进的实验装置,学习外国友人做科研的思维方式、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时开拓创新科研思路,增加国际交流,更好地锻炼自己。这段经历也让他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所做的研究需要与时俱进,不能闭门造车搞工程。
除了自身的努力,宋光春的学术之路还离不开良师的指引。“李老师是一为对科研很重视学者,是对工程问题拥有敏锐洞察力、探索工程实践创新理论的学术人”,在宋光春的眼中,导师李玉星教授是一位有着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求实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的良师益友。在他研究初期,李玉星就提出不能盲目地做实验,必须结合理论背景和实时情况做实验,做到心中有数。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能更清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人生方向。”
“你认为的人生开挂,不过都是厚积薄发。”宋光春认为,“做科研就是要坐的住板凳,能静下心来学习。而且有压力才有动力,对自己不要手软,逼一逼自己,总会有所收获。”宋光春说希望自己的科研道路没有尽头,这样他才能在他的科研之路上继续前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