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院里来了通知书
“邹国民,你的录取通知书来啦!”
2004年7月20日一大早,黑龙江省巴彦县儿童福利院里,邮递员送来了一纸大红的石油大学(华东)录取通知书。接收者是一位17岁的孤儿,他平静地接过通知书,一个人托着嘴巴默默地蹲在了福利院简陋平房的台阶上,初升的太阳映着大红的通知书,也映着他清瘦的脸庞。
他是一个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孩子,他不喜欢把内心的感情哪怕是快乐向外界表达。
此时,福利院教育股股长单祥华老师正与院里的领导一起商议这个孩子的入学问题。因为,随通知书寄来的还有缴费通知单:学费、住宿费等等加起来要5000多元。上大学,学费从哪儿来?生活费如何解决?经过商议,院里决定由单老师带领邹国民前往远在山东东营的石油大学(华东)报到并请求学校给予资助。
8月30日早7点,单祥华老师带着她的“孩子”(她始终这样称呼福利院里的孩子)邹国民从“家里”(他们也是这样称呼福利院)出发,登上了开往山东的列车。而此时,单老师的亲生孩子却因高考落榜,正坐在复读班的教室里。
幸遇“绿色通道”
9月1日上午,风和日丽,石油大学(华东)迎新第一天。
校园里彩旗飘扬、条幅高挂,学生区风华路上更是热闹非凡。单祥华老师和邹国民提着简单的行李来到了位于学六楼前的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报到处。学院党委副书记杨同伟了解情况后表示学校肯定会给予资助的,他马上和财务处、学生处联系。上午10时许,正在校外开会的学生工作处副处长陈灵泉打来电话,他说回校后马上与他们面谈,先让学生报到。
就这样,邹国民在没有交任何费用的情况下顺利报了到。
在学六楼220宿舍里,单老师像其他同学的妈妈一样给邹国民整理行李并询问了宿舍生活,在不知情的人看来,这完全是一对母子。邹国民说话不多,但却非常礼貌,见到记者来采访就搬来凳子让记者坐下,然后仍然坐下翻阅学院发给新生的学习生活指南和《石油大学报》。不一会儿,院学生会给他送来了洗漱器具。
下午,陈灵泉副处长见到了“母子俩”,表示学校会给特殊学生以特殊照顾的,决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他还对贫困学生表达了要自强自立的希望。
不幸的经历懂事的孩子
邹国民出生在黑龙江省巴彦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孩提时代的邹国民跟其他孩子一样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爸爸在农闲时节做点小生意,日子过得还算不错。小国民9岁那年,妈妈因为心脏病住了院,他就跟着爷爷生活,后来妈妈突然出院了,几天后,妈妈去世了……那时候的他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孩子,不懂得生老病死的意义,妈妈的“走”没有带给他太多的痛苦。可是爸爸却又多了一份母亲的责任,每到吃饭时间,爸爸总会把香喷喷的饭菜端上饭桌。有时候爸爸忙农活或者出去做小买卖,但仍旧会给他做好饭再走,并留个纸条,小国民吃完饭就搬个小板凳在院子里学习。偶尔,当他看到别的小朋友放学回家叫着“妈妈”,扑到母亲怀里的时候,他会呆呆地看上半天,心里渐渐有了苦涩的味道……
邹国民11岁那年,他亲爱的爸爸又因故去世了。终于,小国民的内心再也无法接受这残酷的现实了,他感觉到了与别人的不一样,尤其是到了放学的时候,尤其是别的小朋友在父母怀里撒娇的时候。当村里的人用善良和同情的眼光看他的时候,他会觉得那是异样的眼光,他会回忆当年与父母在一起的幸福时刻,本来就不爱与别人说话的他,一天到晚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做自己的事情。此时的他开始跟着叔叔生活,他把全部精神依托到了学习上,因为只有在学校里,只有把自己交给学习,他才能体会到与同龄人的平等。他用的课本是高年级的旧书,他的文具也只是简单的铅笔和橡皮,没有零食、没有玩具,有的只是坚忍不拔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他的学习成绩也常常排到班里第一名。
读初中的邹国民开始长大了,用他自己的话是“有了思想”。他开始思考自己的处境和未来,虽然他的学习成绩始终不错,但他所在的乡中是一个落后的学校,每年考上高中的学生寥寥无几。初三刚开学的一天,国民一进校门就被校长叫住了,他很敬佩这位一直对自己特别关心的老校长。老校长摸着他的头语重心长地说:“国民啊,你与其他孩子不一样。你要静下心来,你要考高中,知道吗?”国民使劲点了点头,老校长话里有话啊!从那时起,他好像一下子长大了,长成了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悬崖百丈冰下花枝俏。恶劣的自然环境考验着大自然的万物,傲雪梅花以铮铮铁骨应对冰雪严寒。特殊的生活经历给了邹国民特殊的考验,他以愈挫愈奋的不屈品格和历久弥坚的顽强意志应对!
初三这年,他做了个决定:把自己交给福利院。因为他已经跟了叔叔三年,叔叔家有三个孩子,家境也不太好,堂兄弟们也就要辍学了,他不想给叔叔家再增添负担了,于是主动提出进驻福利院。
在福利院老师们的眼里,邹国民是个最懂事的孩子。单老师说这孩子单纯、厚道,从来不向院里和老师提任何要求,遇到困难也不讲,总是自己想办法解决,因此院里的老师都偏爱他。邹国民爱学习也是在院里出了名的,读高中时因为学习紧张,好几个月才回“家”一次,“十一”、“五一”放假也不回去,院里老师每到周末都盼着这个乖孩子回“家”。
其实国民更是想“家”啊,他想念亲爱的老师和可爱的兄弟姐妹们。每到回去的日子,他都会兴奋好几天,会高兴地向老师汇报学习、生活情况,抽时间来帮助弟弟妹妹们学习,和他们一起快乐地玩。他虽然年龄不大,但在弟弟妹妹面前就俨然一副大哥哥的样子。与福利院的老师、兄弟姐妹在一起的日子使国民备感幸福。
2001年,邹国民顺利考入了县里的高中。高中三年是他人生中的重要时期,他也开始从心理上长大了,他不再把自己当成一个需要别人照顾的孤儿了,下决心要把自己铸炼成一个成熟健康、自立自强的人。学习上,他仍旧毫不示弱,始终把自己的成绩保持在班级前列;生活上,他把自己当成普通的孩子,晚上喜欢与同学在宿舍里“闹闹、吹吹牛”。
终于,他以560分在当地较高的成绩顺利考入石油大学。
邹国民说,他的经历告诉他:做人做事要靠自己主观上的努力,不要在心理上惧怕外界不利因素和干扰,更应该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并付诸行动。他的经历是不幸的,但他靠自己顽强拼搏挺过来了,这与亲人、老师和社会的关怀帮助分不开,但这些帮助只能解决活下去的问题。如何更好地活下去、实现人生价值,要靠自己!
我要考研
邹国民说在石油大学的学习使他感受到了莘莘学子努力学习的浓厚氛围,一向热爱学习的他把自己的每一天安排得满满当当。而且,他开始考虑供自己上大学的问题,他说自己不想给学校带来学费上的负担,他决定学费靠自己拿奖学金来解决,生活费由勤工助学解决。入校的第二天,他就开始了勤工助学。
但他考虑更多的还是自己的将来,搞好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他说这四年要把基础课、专业课学扎实,再考研究生,找个好工作,干点事业!记者听他这句话把力气重重地用在了最后四个字上就说:“看来你要干的事业很大啊!”邹国民听了没有回答,而是爽朗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