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识,她是严谨认真的学生编辑,采收理纂笔如刀;相交,她是与人和善的知心姐姐,活泼爱笑心无邪。一张办公桌,一台电脑,就是2014级优秀学生记者边双的一方新天地,键盘上交替发出的声响,是一篇又一篇新闻奏出的华章。
“遇见不同的人,体验不同的经历。”这是边双在大一时对于四年青春时光的期许。“当时百团大战,误打误撞地就加入了编辑部”,回忆起与创造太阳新闻网工作室的相遇,她认为这是兴趣使然下的机缘巧合。也正是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让她在这里拼搏了三年,也成长了三年,一切都如她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文章不厌百回改。谈及大一刚开始的经历,边双很感激刘玉学长:“有一次学长凌晨发来改好的稿件,整个文章上用了各种颜色标记,而且每一处都详细地写了稿件出现的问题以及修改的原因。”从一开始的茫然失措到如今的娴熟自信,“多看、多学、多写、多改”,边双在学长学姐一次次的培训和带领下摸索出了门路,飞快地成长起来。
“文字真的很奇妙,它于我的改变是细水长流的,”三年的磨练与洗礼,边双的心性逐渐沉淀,也随之成长了许多,“新闻让我严谨,软文让我有趣。对语言的把握度越来越准确,对新闻也愈发的敏感。”一千多个日日夜夜,边双始终用心做好学生编辑的每一项工作,“将各个学院投过来新闻稿进行整合、修改、精简后再发表到学校新闻网上。”虽然新闻上不会留下编辑修改时的痕迹,但她却一直默默无闻地付出着。“每一份工作都有它自己的意义”,边双对“编辑”这一“幕后工作者”的称呼不以为意,“就是喜欢文字,所以不用在意其他。”因为喜欢,所以坚持;因为坚持,所以热爱;当兴趣成长为一种能力,这份热爱就成为一种责任。也许四百余篇修改的稿件墨迹还未干,但“中国大学生在线全国优秀通讯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闻宣传优秀个人”等多项荣誉却是她苦尽之后的甘甜。
“工作室带给我的不只是写作能力上的提升,还有那份永不老去的友情。”深夜改稿时的相互帮扶,工作之余的玩笑游戏,一起聚餐时那种家的归属感,并不严谨的指导老师和乐于帮助的学长学姐……这些都流转成她青春之书里最耀眼的文字,“之前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在一个社团从大一一直待到大三,但我相信,每一步成长的足迹都不会去说谎。”
“既然年轻,就不要想着只要岁月静好,负重前行的坚持才是光彩夺目的另一个名字。”作为一名学生记者,边双不忘初心,始终勇于担起这个名字背后的责任,“只要有任务需要,我依旧会毫不犹豫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