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首批挺进青藏高原的青年教师之一,他是全国探寻新的石油储藏的先驱之一。”10月17日,中国教育电视台一套“读懂中国”栏目中讲述了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戴俊生与青藏高原的故事。
勇者无惧,挑战生命极限高度
1995年初夏,我国号称“800兄弟”的勘探大军挺进青藏高原,探寻新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我校也派出一支队伍参与此项工作。搞地质的人都明白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尤其是可能面临生死考验。“一定要算我一个!”为了石油事业,戴俊生毅然要求加入。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世人称“世界屋脊”,学术界称之为地球上的“第三极”,即南极,北极,青藏高原。那里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是我国石油工业“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战略主战场之一。
青藏高原虽然矿产资源丰富,但环境恶劣。刚抵达基地时,作为副队长和技术总负责的戴俊生立马着手第一剖面的测量,由于风大水寒,他病倒了,高烧39度!而这时,又从其他研究队传来了两名队员殉职的噩耗!“幸亏他有非凡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随队医生松了口气,他终于挺过来了!但高原反应从未退减,为了防止感冒和紫外线对人体的损伤,戴俊生有意不洗脸、不刮胡子、不洗头,更不洗澡。他和队员开玩笑道:“我这样子简直就是‘现代猿人’!”。
行者无疆,团结共度远征岁月
由于教学、科研的需要尤其是对石油地质事业的热爱,戴俊生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考察、记录、分析、总结,整个中国的地质状况在他的脑海里形成了一张清晰的地图。“这个家伙野外经验非常丰富,不过更关键的是他乐观的情绪能够感染整个队伍。”同事们说和戴俊生在野外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
青藏高原,几乎无路可言,平时都是靠罗盘地质图来找方向施工。1995年6月19日,同往常一样,副队长宋全友带着3名队员乘一辆吉普车外出化探采样,由于路远活多,一直干到晚上9点多,当他们匆匆往回赶时,天完全黑了。车在山里打转,怎么也转不出去了,由于离驻地很远,车载电台无法联系,几名队员只好在车里坐等未知的命运。晚11点钟队长陈清华将大家召集在一起商量救援措施。副队长戴俊生和一名队员带着满满一车食品、衣物出发搜寻失踪队员。
戴俊生的车跑出没多远,就遇到山,吉普车倒着爬了一个多小时才到了山头,他们打亮车灯,按响喇叭,希望迷路的队员能够看到、听到,可漆黑的夜色只是一片沉寂。这时,高原的天下起了花生米大小的冰雹,司机说:“还是先回去吧,不然的话,这辆车可能也回不去了。”回到驻地,大家眼巴巴熬到了天明。一大早,戴俊生又出发了……
最后,宋全友他们从另一条返回了驻地,而戴俊生却找遍整个工作面直到下午2点才回来。
脚踏实地,成就非凡人生
1982年,戴俊生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并留校任教,他负责的“构造地质学”获山东省精品课程。工作和生活中的戴俊生总是笑眯眯、乐呵呵的,学生们对他也没有距离,可以“随意”打开他的办公室看他的书和资料,“随意”喝他的好茶,“随意”与他谈经论道,戴老师就是在这些“随意”中“有意”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创新能力。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几十年来,戴俊生培养的大批石油地质人才已遍布天下,成为行业的骨干和领军人物。
2007年年初,来自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的一封感谢信寄到了学校领导手中。信中对戴俊生他们在合作项目“准噶尔盆地乌-夏断裂带精细勘探潜力研究”中,表现出的敬业、奉献精神和科学、认真态度给予高度评价。这个项目戴俊生投入了大量心血,每年都要往新疆跑十几次,一待就是半个多月,每次交流汇报他都要亲自做幻灯片,一次就多达300多页。2006年在他们项目工区内实施钻探的9口探井中有7口井获得工业油流,新增控制储量2002万吨,新增预测储量7387万吨
熟悉戴俊生的人都喜欢把他比喻成老黄牛,不论是课堂中,还是世界屋脊上,他始终以身体力行践行石油人的使命与担当,用自己的一生抒写石油人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