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自己被评为我校第五届“十大杰出青年”的消息,机电学院副教授王建军感觉有些意外,因为这距离他来学校工作不足4年时间;同时,他又感觉很振奋———自己的辛勤工作业已得到学校的认可和充分肯定,可以信心百倍地朝着既定的目标继续努力。
2005年8月,王建军从清华大学力学系博士后流动站出站,来到我校机电学院化工装备与控制工程系任教,先后为本科生主讲“过程设备设计”、“非均相分离技术与设备”、“锅炉压力容器安全”3门课程,给研究生主讲过“高等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成果优秀,是校精品课程“过程设备设计”的骨干成员,年均指导本科毕业设计8名,正在指导的硕士研究生6名。
作为一名教师,王建军深知创新能力对于学生未来成长成才的重要性。他告诉记者:“培养工作责任心强、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俱佳、具备创新性思维的学生一直是我的教学工作目标,为之付出再大心血也在所不惜,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快适应工作要求,尽快独立承担责任,少走弯路,尽快成才。”
为了讲好每一堂课,他广泛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经常深入生产实际获取现场资料,并及时将所获得的材料与其在科研中遇到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糅合到所讲课程中;同时,他把生产实践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向学生提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解决思路,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思维能力。他指导的4名本科生提交的毕业论文先后获得校优秀论文。
王建军还注重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紧密结合,无论是上课还是学术讲座,他的课件都包含了大量工业应用素材,使学生们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大增;同时,他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带领本科生、研究生深入现场调研和技术服务,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正因为此,他指导的研究生获得了山东省第三届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
在教学上注重创新的王建军在科研上同样“另辟蹊径”,成果突出。为了完成“催化裂化三级旋风分离器陶瓷单管”的国产化项目,他放弃了春节和暑假,带领研究生进行了大量的结构对比实验,开发出了新型结构;为了保证装置正常运行,他多次深入生产现场,顶着近40℃的高温、忍受蚊虫的叮咬,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连续工作了2个多月,取得了大量的工业运行数据,为设备的长周期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中石化广州分公司的催化三旋经他开发的“新型陶瓷单管分离技术”改造后已经平稳运行两年多,节约设备成本300多万元,每年节能效益高达800多万元;同时,催化烟气每年减少催化剂排放46.96吨,减排率达40%,大大降低了对大气的污染,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项目2008年获得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创新意识对于一名科研工作者而言至关重要,只有在科研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予以创新,才能有所成就。我的目标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新,使自己的研究领域在技术和学术上都能早日达到领先水平,并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王建军对此深有感触。
王建军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作为骨干研究人员,他先后承担科研项目10余项,获省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东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表有关多相流离心分离技术的论文20多篇,其中EI收录10篇、SCI收录2篇,申请国家专利5项。
王建军深谙“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他表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教师的全面创新,“因为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影响深远,只有教师具备了创新意识并取得创新成果,才能培养真正具有创新素质的学生。”
在王建军看来,创新型学生的最典型特征是头脑灵活,善于发现问题并运用创新型思维解决问题。为此,教师要充分激发他们的求知兴趣和热情,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给予及时启发和必要引导。
“距离实现自己工作的全面创新,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王建军深感肩上责任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