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斌贤教授畅谈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张晓伟摄影
【本站讯】9月21日,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张斌贤教授应邀来校,为2015年新入职教师做题为“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与策略”的专题讲座。
张斌贤从教师发展的基本含义出发,结合自己在高校从教三十余年的经历,分别从理解职业、合理规划、胜任教学、确定专长、处理矛盾、乐于服务、善待学生、尊重同行、树立口碑、自我激励10个方面系统全面地给出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和策略。他认为,教师发展的途径包含自主的教师发展和有组织的教师发展,教师发展的过程是提高能力、扩展兴趣、胜任工作、促进个人与专业提升的过程,高校青年教师作为教师应该有明确的“教育哲学”及其转化的能力技能,作为学者应该有不断汲取、创造知识的能力技能,作为个人应该有健全和完善的人格。他指出,教师发展应当是自主的、内在的,发展的动力应当主要来自于内在驱动,来自于教师对专业的兴趣、对学术工作的喜爱和对知识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也只有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张斌贤,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教学团队负责人,现兼任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理事长。2000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2012年获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4年入选“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特等奖。研究领域为美国教育史、西方教育思想史,主要成果有《教育是历史的存在》、《外国教育史(修订版)》、《西方教育思想史(修订)》、《教育与社会变革》等,主持翻译《教育大百科全书》(10卷)、《欧洲大学史》(1-4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