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6月27日,哈佛大学拉德克里夫学者杨洪教授受邀来校,为师生作题为“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能源转型与高等教育应对”的讲座。讲座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教务处、研究生院联合举办。副校长操应长出席讲座并主持。

讲座现场
操应长指出,在当今气候变化挑战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推动能源转型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任务。而在当前及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油气依然是能源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油气行业的高效清洁生产及利用是实现能源转型的关键所在。我校作为面向油气行业为主的高校,如何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为世界能源转型做出应有贡献,本次讲座将提供重要借鉴。

杨洪教授作报告
杨洪教授通过详实的数据,直观展示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他指出,全球气温的持续上升、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繁发生等现象,无不警示着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已刻不容缓。他以哈佛大学及布莱恩大学当前围绕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改革为例,指出在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下,高等教育面临着课程体系更新、科研方向调整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等诸多挑战,但也迎来了在新兴能源领域开展前沿研究、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人才的机遇。
本次讲座不仅让师生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能源转型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也为我校在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杨洪(Hong Yang),美国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者,地球与行星科学系暨哈佛中国环境、能源与经济综合项目研究员,布莱恩特大学查尔斯•斯迈利生物学与生物医学冠名讲席教授、陆生环境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环境科学、气候学与古生态学、分子古生物学和分子有机地球化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科学研究,是分子古生物学和原位单体分子同位素地球化学两个研究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目前研究聚焦于全球碳循环、主要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的生态和社会影响、能源转型的技术途径和应对战略等。曾获中国、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奖励20余项,在《科学》《自然-通讯》《美国科学院院报》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编辑专著3部。曾任美国耶鲁大学、布朗大学研究教授,中国科学院、同济大学、兰州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荣誉教授,入选美洲地质学会会士。致力于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曾受邀访问20多个国家的高校和学术机构,发表科研、教学及管理演讲100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