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博雅讲堂(第97讲)】

张洪兴教授谈庄子消解负能量的方法方式

发布时间:2025-04-27 10:44:38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本站讯】4月25日,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张洪兴教授做客博雅讲堂第97讲,作题为“庄子消解负能量的方法方式”的专题讲座。讲座由荟萃学院与文法学院联合主办,文法学院副院长魏学宝主持,全校师生百余人听取讲座。

张洪兴教授谈庄子消解负能量的方法方式

张洪兴教授从当下社会所面临的精神困境等现实问题切入,指出物质丰裕时代下精神危机的紧迫性。他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互补”的智慧体系,尤其是庄子思想,为纾解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提供了独特路径。相较于西方依赖宗教构建精神寄托,中国文化通过道德觉解与心灵修养,帮助个体在逆境中构筑“心灵栖息地”。

讲座详细剖析了庄子的人生境遇:身处战国乱世,亲历宋国衰微、家贫如洗、晚年丧妻、友人背叛、世人冷眼等苦难。张洪兴强调,庄子并未沉溺于困境,而是以“负的思维方法”消解负面情绪,具体体现为四大实践路径:安时处顺,接纳命运无常;死生一体,视生死为气化自然;心性修养,通过“心斋”“坐忘”摒除杂念;无用之用,跳脱功利框架。庄子最终将苦难升华为“逍遥无待”的心灵境界,以“混沌之境”隐喻返璞归真的精神自由。

讲座现场

针对贫富分化、道德滑坡、娱乐至死等当代困境,张洪兴提出,庄子哲学对重建心灵生态具有重要启示。他援引明代学者陈治安通过注解《庄子》治愈顽疾、近代翻译家林纾借庄子思想直面生死危机的案例,强调经典文本对心理疗愈的现实意义。“庄子以‘负的方法’解构焦虑,教人‘安之若命’,在浮躁中守住纯粹。”他呼吁,在儒道互补的文化框架下,现代人应汲取庄子智慧,抵御功利主义侵蚀,构筑属于自己的心灵港湾。

在交流互动环节,张洪兴教授就庄子与现代人和社会的关系、庄子思想的价值等问题与在场师生进行了讨论。

张洪兴,文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先秦哲学文学及近现代国学研究。在《光明日报•理论周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合著9部;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及人大复印资料等刊物全文转载;获公安部“金盾文化工程”文学奖、吉林省政府社科奖一等奖等10余项部省级、市校级奖励,2023年获长春市第二批“文化英才”称号。

【 作者:文/李金鹏 殷述广 图/贾淑晴 夏靖舒 来自:文法学院 荟萃学院  责任编辑:卜令朵 审核:新闻中心总编室】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