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黄岛讲坛(第99期)】

张统一院士讲述人工智能赋能科学与工程

发布时间:2025-04-22 08:44:17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张统一院士讲述人工智能赋能科学与工程

【本站讯】4月1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科学与固体力学专家、上海大学张统一教授做客第99期黄岛讲坛,为师生作题为“人工智能赋能科学与工程”的报告。

张院士从2024年度物理与化学诺贝尔奖的突破切入,指出人工智能正成为推动科学革命的核心力量。伴随ChatGPT、DeepSeek等先进AI模型的出现,全球各领域正加速走向智能化,AI for Science(AI4S)应运而生,并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潜力。他强调,AI4S的发展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关乎“AI素养(AI-literate)”的全面认知——既需要理解AI的概念、技术与应用,也需审慎评估其局限性及潜在影响。

张院士提出“提升能力、规范制度、共享资源”的三角模型,即通过AI增强科研能力(Empowerment)、构建负责任的AI框架(Responsible AI)、推动数据与算力资源共享(Shared Resources),方能实现科学与工程的全局性突破。张院士提出,AI for materials(AI4M)的深化必须“软硬兼施”:一方面依赖AI实验机器人、自动化实验室等“硬件”基础,另一方面则离不开算法层面的“软件”演进,尤其是AI与传统计算方法的深度融合。他重点介绍了“专家知识指导下的可解释性机器学习”这一理念,认为这是连接数据驱动与科学认知的关键桥梁。

张院士举例介绍当前AI for Science(AI4S)前沿研究所取得的显著进展。例如,通过“物理知识嵌入的神经网络”(Physics-informed neural networks),可高效求解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前向和逆问题,这一成果被Nature Reviews Physics列为物理知识嵌入机器学习的代表性突破;材料/力学信息学通过集成AI与领域知识,实现了“主动学习”范式,即在实验与计算中结合贝叶斯全局优化与代理模型,动态权衡“探索-利用”策略,显著提升了自适应材料创新的效率。他强调,专业知识与AI工具的深度融合是推动AI4S发展的关键路径。

结合中国石油大学的学科特色,张院士特别指出,能源工程领域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潜力巨大,将为传统工程技术注入新的智能动力,推动其向更高水平的智能化、自动化迈进。他强调,面向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人工智能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希望科研工作者及高校学子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拥抱AI时代的浪潮,以担当和奋斗回应时代的呼唤。

报告结束后,张院士与现场师生展开热烈的互动交流,耐心解答大家提出的问题,并结合自身经验给出了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意义的建议。

张统一,材料科学与固体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创院院长,中国材料学会材料基因组工程分会首任主任,Journal of Materials Informatics首任主编,国际断裂学会副主席;曾任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方氏冠名教授,《中国科学-技术科学》主编。主要从事材料力学性质的研究,预测并证实了钢铁扭转和剪切载荷下的氢脆现象;澄清了电绝缘裂纹面上电边界条件,发展了压电线性和非线性断裂力学;建立了微/纳桥测试理论和方法,构筑了电致断裂的理论框架;给出了应力腐蚀中裂纹、腐蚀膜和位错交互作用的理论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年科技奖、香港裘槎高级研究学者奖、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全国归侨归眷先进个人奖、中国材料基因组工程杰出贡献奖等。

【 作者:丁小轩 孙伟 来自: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 科技处  责任编辑:卜令朵 审核:成玲玲】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