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黄岛讲坛】李国欣讲述新类型非常规天然气

——煤岩气的勘探开发实践

发布时间:2025-04-01 16:06:06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本站讯】3月30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地质师兼勘探开发研究院党委书记李国欣做客黄岛讲坛,为师生作题为“煤岩气:一种值得高度重视的新类型非常规天然气”的学术报告。副校长操应长主持讲坛。

李国欣做客黄岛讲坛 王大勇摄影

李国欣介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的发展历程、历史贡献、科研进展、人才队伍、研究生培养等情况,指出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在我国主要油气田勘探发现和开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先后创立发展了我国陆相、海相石油地质,油气田开发及海外油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体系,引领常规、非常规油气理论技术创新,培养了一批学科专家,取得了多项原创性理论和颠覆性技术。

李国欣介绍煤岩气的特点,指出煤岩气具有游离气占比高、存在微距运移等特征,在赋存特征上与页岩气相似,在开发方式上与页岩气、致密气类似,是一种新类型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与传统煤层气相比,煤岩气具有高压力、高温度、高含气、高饱和、高游离的“5高”特征,在赋存状态、气体组分、聚集方式、富集机制等多方面展现出极大优势,其发现补齐了煤系作为源岩/储层的油气成藏序列。实践表明,常规气、致密气、煤岩气/煤层气等天然气在成因上同源、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规律性,形成了煤系全油气系统。

李国欣结合具体案例对我国煤岩气的勘探开发实践进行介绍,指出我国煤岩气资源十分丰富,已在鄂尔多斯、准噶尔、四川等盆地累计实施煤岩气专层水平井超过300口,落实三级地质储量规模超过2万亿方,其中探明7000亿方。通过长期勘探实践,我国已在煤岩气储层类型、储集空间分布特征、成藏模式和油气运移动力等地质理论上取得了新认识,在有利区带评价、甜点区识别的测井和地震关键技术、煤岩气实验分析、聚能压裂技术、水平井分段控压生产工艺关键技术上也取得了重要突破。李国欣介绍,在传统煤层气发展较为缓慢的背景下,煤岩气资源显示出广阔的勘探开发前景,随着理论和技术的不断突破,煤岩气有望成为天然气增产主力和重要战略接替资源。

李国欣提到,煤岩气勘探还面临着成藏机理与富集下限、煤岩力学特征与裂缝扩展规律、煤岩气-水渗流机理与运移规律三大科学问题需要解决,煤岩气富集选区与甜点评价、水平井多段压裂适用性、全生命周期开发优化三大基础难题亟待克服,规模效益开发的先进管理方法亟需推行,因此需要聚焦富集选区与甜点评价、关键工程技术系列、全生命周期开发优化三大攻关内容及六个重点方向的科技攻关,希望广大青年学者积极投身煤岩气科研探索,加强基础地质理论研究,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迭代升级,推动煤岩气实现高效勘探开发与增储上产。

最后,李国欣就相关理论技术问题与在场师生进行了热烈讨论。

李国欣,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地质师兼勘探开发研究院党委书记、提高油气采收率全国重点实验室理事长、国家能源地下储库研发中心主任、《石油勘探与开发》编委会主任,历任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副总经理、准噶尔盆地勘探开发指挥部副总指挥、青海油田公司总经理、集团公司综合管理部主任(党组办公室主任/董事会办公室主任)。主要从事常规与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工程技术创新与生产实践,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及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获第四届杰出工程师奖和第三十届孙越崎能源大奖等荣誉。

【 作者:李俊乾 李勇 来自: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卜令朵 审核:徐永涛】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