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王延江教授团队在人脑功能网络连接建模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2-09-07 11:23:55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本站讯】近日,我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延江教授团队在人脑功能网络连接建模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论文《基于时空变化超图Laplacian和波动方程的静息态人脑功能连接建模》在线发表在医学成像领域国际权威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简写IEEE TMI)上。王延江教授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第一署名单位。

揭示大脑功能网络连接(FC)是如何由其结构网络连接(SC)产生的是神经科学研究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问题,对理解脑认知机制以及脑疾病发生机理至关重要,其详细机理至今没有被发现。自功能核磁共振和扩散脑成像技术出现以来,研究人员开始利用脑功能和结构成像数据进行计算建模来探索这一奥秘,其中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和图论的脑网络分析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建模方法之一。然而由于大脑结构网络的图表示不能直接描述解剖结构中不相连的脑区,因而目前的方法只能模拟部分脑功能,而且,这些方法通常认为大脑结构是相对不变的,忽略了其动态特性,因此无法模拟脑功能连接中的负相关,而这对脑认知机制的理解至关重要。

针对上述问题,该研究基于高阶超图和Laplacian理论提出了一种时空变化的超图Laplacian扩散模型(STV-HGLD)来描述静息态下人脑神经活动信号的传播。该模型基于神经元时序依赖突触可塑性(STDP)理论将人脑结构网络的超图Laplacian表示嵌入到波动方程中,并给出了该波动方程的解析解。理论结果表明,大脑皮层脑区之间的动态耦合是以一种高斯波的形式传播,其谐波由大脑结构高阶超图Laplacian的本征函数产生,而波动频率由大脑结构连接Laplacian的本征值决定。该发现在四个具有不同分辨率的脑连接数据库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可以精确的对静息态下大脑功能网络连接进行预测,所预测的脑功能连接和实测的脑功能连接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在四个数据库中都达到了0.8以上。

审稿专家对该研究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有突出的创新性,为理解大脑功能的形成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近年来,王延江教授团队致力于将智能信息处理与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和脑科学相结合开展人脑结构、功能和认知的探索研究,先后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Human Brain Mapping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多项相关研究成果,为我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在脑科学领域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全文链接: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9849026

【 作者:李芳 单宝来 来自: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科技处  责任编辑:姜洪明 审核:徐永涛】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