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践队队员采访 董震涛摄影

实践队队员合影 董震涛摄影
【本站讯】为调研济南市大小门牙景区环境提升及改造情况,了解农家乐模式在脱贫致富及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可行之处,7月17日,新能源学院泉城之行实践队一行前往大小门牙景区开展社会实践调研,进行实地采访。
当日上午,实践队队员来到大小门牙景区,首先对景区及周边环境开展调研。实践队员走访多家农家乐后观察到,经过改造后的房屋更加整洁,农家乐内的功能分区也更加合理。在门牙景区经营一家农家乐饭店的村民杨军表示:“此次改造由政府与农家乐经营者共同出资,对原来农家乐经营者自行建造的钢板房进行改造,由政府统一规划,设计建造了结实耐用的混凝土房屋,并对厨余垃圾和废水实行统一处理。”除对农家乐内部环境调研外,实践队员还注意到,门牙景区农家乐在主打餐饮外,还增加了游泳、垂钓、真人CS等娱乐休闲项目,由“有山有水有炖鸡”的单一经营模式,逐渐向旅游休闲度假、农副产品采摘选购等多种经营模式过渡。农家乐经营者杨配红说:“得益于开展了多种经营模式,自己的收入较原先提升了不少。”此外,实践队队员采访的游客吴先生表示:“景区改造后,在河道内还增加了喷泉,十分受孩子的喜爱。”实践队员在仲宫镇政府进行采访时还了解到,除用于景区提升外,政府还配套建设了日处理4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10处生态停车场和10座交通桥。改造完成后,大小门牙景区农家乐实现了“鸟枪换炮”的华丽转身,在质和量方面都有重大突破。
此次社会调研的开展,各实践队员对于对原有农家乐进行改造以实现脱贫致富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的巨大作用有所认识。同时,实践队队员也认识到,农家乐改造任务任重道远,只有把农家乐的“农”字和顾客的“乐”字进行高度融合,才会建设出政府、农家乐、游客之间“三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