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生活 > 正文
化工学院“柳成荫”实践队赴青岛石化开展调研
发布时间:2019-09-02 14:02:54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技术人员向实践队队员进行讲解 崔丽欣摄影

【本站讯】为了解油品升级的推进过程及发展现状,8月3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柳成荫”实践队全体队员前往中国石化青岛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实地参观并与技术人员研讨油品升级相关问题。

首先,在中国石化青岛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李毅主任带领下,实践队队员前往油品生产流程设备区参观,观察油品生产的具体流程。队员们了解到,原油经过最开始的精馏后,拔去汽油,得到的柴油会再经过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氢精制等技术得到汽油和质量更好的柴油,质量达标的汽柴油会售出,不达标的会继续循环操作。接着,实践队队员前往制氢外操室参观,李主任向队员们详细介绍生产流程、生产设备等,并从原油成本、加工成本、加油站供给等多方面介绍油品升级对石油产、供、销三个环节的影响。李主任表示,由于在炼油过程中常使用常压蒸馏、减压蒸馏、裂化法等方法,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着易燃、易爆、易腐蚀等危险问题,所以要求自动化仪表足够安全,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最后,实践队队员与李主任展开深入的交流。就油品升级的目的、炼油厂应对油品升级做出的技术改变以及在此过程中遇到的挑战等方面进行访谈。李主任耐心地为队员解答,国Ⅵ汽油具备以下特点:一是加严烯烃含量限值,二是加严芳烃含量限制,由40%降至35%;三是加严苯含量限值,由1%下降至0.8%,严于欧盟1%的标准;四是加严汽油馏程50%蒸发温度限值,由120℃降至110℃。

油品质量问题作为雾霾天气的重要诱因正引起国家和社会公众的高度重视,此次参观交流帮助实践队深入了解国Ⅴ到国Ⅵ油品升级对于炼油企业的技术、经济、发展转型等方面的影响。此外,根据所得信息实践队归纳出油品质量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部分山东地炼油品硫含量超国Ⅵ标准300多倍、炼油厂设备与生产要求不匹配、成本变高,需要增加重整系统塔层数,需要相关部门及时进行整治排查。

【 作者:尹子岳 来自:化学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蒋雯宇 审核:新闻中心总编室】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