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青岛市是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在残疾人事业上取得一定成绩;在自闭症患者的托养问题上,青岛市是我国少数做出积极调整的市级行政单位之一。8月21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春筑梦实践队赴青岛市残疾人联合会开展自闭症患者托养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案的实践调研活动。
市残联康复中心培训的对象主要是0-16岁的孩子,根据孩子的年龄、状态,确定对应的课程,他们有些不与人交流,甚至不会说话,“因为我们是融合学校,所以会定期把他们送去和幼儿园孩子,小学生去接触,让我们的孩子走出去。同时,也会定期把幼儿园的孩子接到我们这里来,我们也会请一些专家、老师还有机构人员来这里参观交流。”市残联康复中心王主任对来到的实践队队员说道。此外,王主任带领实践队参观培训教室,实践队了解了他们的课程体系和康复进度,翻看了他们的绘画作品和手工实物,王主任告诉实践队,市残联康复中心课程时间比较固定,有些刻板,有的家长希望一段时间之后给孩子换一个环境,就存在去别的机构的情况。” 让孩子走出去,把技术请进来,市残联康复中心希望能给孩子提供一个接触外边外界的机会,力求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康复平台。王主任强调,在医学上自闭症的治疗是一个难题,因为找不到根本病因,也还没有特效的药物用于治疗。它不像我们平时的感冒发烧一样可以根治,而且每个孩子也都不一样,有的不认识颜色,有的不会说话,因此,我们需要引进先进的理论与技术。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实践队了解了国家的相关扶助政策,深入调研市残联康复中心课程体系,认识到自闭症患者的托养康复制度面临着人才、技术缺失等问题,同时也在参观过程中体会到让孩子走出去,把技术请进来是每一个新时代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