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8月16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岁月沉香”实践队经过在经过网上咨询、调查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后,实践队队员们前往市群众艺术文化馆了解学习戏曲传承情况。
首先,文化馆工作人员向队员们讲述道:“以前的戏曲界有句俗语说‘戏曲之于中国人,好比运动之于英国人,斗牛之于西班牙人’。于唐代诞生于民间在明清时期发展成熟于民间的戏曲艺术作为中国的主流艺术被传承至今。但是,随着近年来文娱形式愈来愈趋近于多样化、大众化、通俗化、娱乐化,戏曲艺术面临着越发艰难的“生存”困境。而我们应该做的不只是接收祖先传来的,更要将其融合时代元素不断发展进步。”接着,在馆内工作人员的引领下,队员们在艺术馆中进行参观寻访中国戏曲传承情况;对此,工作人员介绍道:“传统戏曲作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之一产生于民间并在民间发展壮大,所以后来能够成为我国古代的主流文化艺术之一。戏曲在明清时期尤为鼎盛,那时的戏剧作品也是最多的。但由于国家保护政策原因,戏剧的保存在文化馆内只有一些图文记录,而无法详细阅览。”随后,在谈及戏曲技艺流传的问题时,介绍员表示:“随着戏曲工作者的日益减少,热爱学习戏曲技艺的人越来越少,愿意观看戏曲表演的人也越来越少。现在,政府文化部提倡戏曲团体进行下乡巡演,通过加大戏曲在人民群众群体间的宣传力度,以此来为戏曲文化的‘传’奠定基础。而这一措施的效果也是极为显著,经过调查,戏曲在县乡镇中听众正在逐渐增加,民众对戏曲的文化知识也越来越了解,有越来越多的民众愿意主动去学习戏曲甚至推荐其儿女去学习戏曲。”紧接着,队员们跟随介绍员达到文化馆的群星剧场,一群七八岁的孩子们正在舞台上表演戏曲。对此,介绍员向队员们介绍道:“文化馆每个周末都会开设免费的戏剧培训班,鼓励有兴趣的孩子来这里学习。随着戏曲宣传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将孩子送来学习戏曲,而这些都离不开政府给予的大力支持。”
如今,随着快餐式文化的日益扩张,戏曲所受到的冲击越来越大。欣赏戏曲本身需要像品茶一样细细品味、慢慢消化,节奏较为缓慢,这与如今的文化节奏截然相反。人们的文化品位已然改变,传统戏曲需要变通才可不被淘汰。通过此次社会实践,队员们了解到戏曲文化的传承,是它魂与形的传承,传戏曲精神之魂,承戏曲技艺之形。同时,队员们也认识到如今国家政府以及老一辈戏曲工作人员都在为中国戏曲的传承做出努力,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们也更应当勇担重任,为戏曲的传承献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