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青树支教队启程前往贵州 刘鹏摄影
【本站讯】为响应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推进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在苗瑶侗三族文化碰撞下的村小教育现状”,助力政府加快推进教育改革,为偏远地区教育发展贡献力量,8月1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常青树支教队应贵州省从江县捞里小学校长赵富钱之约再次来到捞里开展暑期夏令营活动,同时对“支教+调研”的新模式进行首次探索。
1日下午,包括指导老师、随行摄影师夫妇、支教队全体成员在内的16人顺利抵达捞里小学。为期16天的暑期夏令营活动是常青树“遇见”捞里的第五年。鉴于没有学生宿舍,第一件事是自行搭建宿舍和教室,以便夜间入住和后期暑期夏令营活动顺利开展。次日早晨,由指导老师齐瑞和队长刘萃萃带领,队员们通过挨家挨户走访宣传对捞里小学所在村落进行大致了解。中午时分,夏令营纳新正式开始,许多学生前来报名。据了解,这些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甚至一年都不能回家一次。许多学生都能顺利写出自己的名字、说出父母姓名和电话,但还有很多学生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刘萃萃便手把手教学生们写下他们的名字,并与他们进行交谈。截至2日下午,暑期夏令营队已累计收到报名表单60余份。
“这里的孩子真的很需要来自他人关注和关爱,希望我们的到来能给他们带去一些温暖,同时也在学生们心里“种下”一颗种子,让它慢慢生根发芽,长成一朵希望之花。”队长刘萃萃在招生会结束后说道。暑期夏令营已经拉开帷幕,“爱”的课程也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