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旧能源的枯竭迫切需要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新能源的研究已是大势所趋。以此为契机,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能源之行”实践队队员于7月23日前往中国海洋大学调研新能源的发展内容和状况。据悉,中国海洋大学以海洋科学和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为强势专业,在新能源的研究领域一直处于国内顶尖水平。
调研伊始,实践队走访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在相关学生的介绍下,实践队员们了解到海洋能是一种蕴藏在海洋中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引起的机械能和热能,同时也涉及海面上空的风能、海水表面的太阳能和海里的生物质能。要实现我国海岸和海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我国的海洋能资源。实践队员还了解到中国海洋大学在此方面深入研究,业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利用海洋热能发电已初成规模。海洋能作为一种新能源虽然经济效益差,开发成本高,一些技术难关仍未突破,但可再生性高,应用前景广,非常值得研究。
随后,实践队在海洋物理学讲师于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老师介绍到:“海洋物理学是研究海水各类运动和海洋与大气及岩圈的相互作用的规律,可以为海况和天气的监测预报提供依据。”随着于老师的深入讲解,实践队员了解到物理海洋学作为现代海洋物理学中最早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学科,其研究内容最为广泛。物理海洋学的研究也与新能源的开发密不可分,为海底新能源的探索创造了条件。
通过此次实践,实践队全体成员对新能源海洋方面的研究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了解到海洋新能源的开发有着光明的前景也存在着一些暂时无法攻克的技术难关,技术难题还需要在未来研究中慢慢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