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践队队员与于科长合影 何宗林摄影
【本站讯】7月20日上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无废威海”实践调研队来到威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深入调研“无废城市”垃圾处理模式,对住建局进行深入走访,并对前期调研出现的无专门的建筑垃圾回收、垃圾滞留、垃圾分类在民众中推广的成效乏力等问题进行深度调研。
为解决前期调研出现的相关问题以及做到住建局走访的有效性,实践队走访住建局前查阅许多资料,了解到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构建绿色生活,实现垃圾源头减量,垃圾分类处理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构建“无废城市”的重要机构。此外实践队还制定针对性的采访提纲,并与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对住建局的走访以采访的形式进行,主要采访住建局科长于盛涛。于盛涛对“威海市对于建筑垃圾的倾倒、运输、中转、回填、消纳以及利用等的要求和监管问题”“部分小区未设立专门的建筑装修垃圾存放点,装修垃圾随意摆放,智能回收箱存在滞留现象”“社区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较弱,存在即使设置有分类垃圾桶,但居民不愿意进行垃圾分类现象”等问题作出详细解答。据了解,住建局在无废城市中担任的工作主要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包括垃圾分类,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这两项,实践队又针对这两方面进行深入了解。
“这项工作比较复杂、耗时,像垃圾分类上海制定相关管理条例的前后花了七年时间”于盛涛表示。通过采访调研,实践队不仅发现在“无废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还看到面对障碍政府做的努力,也对生态建设的认识更清晰,并认识到“无废城市”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措施要长期执行,对城市长期管理维护。美丽中国的生态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心怀希望坚定不移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