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队员深入村子进行调研 曹明秀摄影

填写调查问卷 蔡格摄影
【本站讯】7月8日至12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小家碧绿实践队到王家曹村及其周围村镇进行有关垃圾分类的实践调研,本次调研由队长任梦桐组织、规划。
7月8日,实践队队员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调研的前期工作,以确保此次实践调查准确、安全。并由任梦桐提前做好与调查地村委会的沟通,取得群众支持。7月9日,实践队全体成员赶往王家曹村进行调研。本次调研以调查问卷形式为主、采访为辅。八名队员分四组分头进行调查问卷的分发,并从儿童到老年各年龄阶段抽取同等数量的村民作为调查对象。队员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王家曹村张贴了众多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和政策的海报,但村内未设置公用垃圾桶。队员们从一村民口中得知该地的垃圾分类方法:由村委会分发盛放垃圾的专用袋子,每天的早、晚都有不同的垃圾车来收取。针对垃圾分类政策带来的变化这一问题,一位村民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没有了垃圾桶,村子却比以前更干净了,而且苍蝇、蚊子相对也减少了。”后两日,实践队对调查地周边的村子进行考察,并与王家曹村环境作对比分析。最后,实践队将所收集的调查问卷、采访录音、对比数据等进行集中处理,数据显示:王家曹村中大部分人具有垃圾分类意识,且儿童的垃圾分类意识明显高于老年人。
此次实践,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王家曹村的垃圾分类落实情况,增强队员及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分析和沟通能力,增强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