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生活 > 正文
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发布时间:2008-09-11 10:09:31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本站讯】巍巍太行山东麓,河北省平山县岗南水库(柏坡湖)北岸的西柏坡岭下,有一个风光秀美、有苍松翠柏环绕下的小山村---西柏坡。1948年5月,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到此以后,这个不知名的小山村便染上了红色的印迹,成了当时解放全中国的革命大本营。

顶着烈日,冒着酷暑,带着一颗虔诚的心,我终于在7月10日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从石家庄到西柏坡,一路上的颠簸让人昏昏欲睡,曲曲折折的山路更让人稳坐不安。经过83公里的行程,我终于看到了梦寐以求的现实中的西柏坡。来到了西柏坡,一路的疲劳顿觉烟消云散,呼吸着山里清新的空气,我有种说不出的惬意。

站在西柏坡高高的山岭上,放眼南望:碧波荡漾、水光潋滟的柏坡湖呈现在眼前,岸边是倒垂的杨柳,其枝青青如丝。看近处,那辽阔的湖面顿时让人胸襟开阔;观远处,那层峦叠嶂、连绵起伏的群山让人浮想联翩。思绪万千的我此刻真想放声高歌一曲,尽洒心中的豪情与激动。而在当时,岗南水库还没有修建,蜿蜒曲折的滹沱河横贯西柏坡东西,河的两岸是方圆百里的悠悠稻田,待到金秋时节,一片丰收繁忙的景象。高高的山岭上是满坡的翠柏,挺拔的绿松,它们像一个个整装待发的士兵,随时准备着战斗。山风一吹,松涛阵阵,翠柏悠悠,它们仿佛是听到了战斗的号角,开始奔赴战场,尽显英雄本色。

在西柏坡纪念馆里,我看到了革命老前辈们在西柏坡生活的点点滴滴:那一件件简单的生活用品让人感到当时物质的极度匮乏;那一幅幅军用作战地图让人联想到老一辈们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那一封封密电让人体会到当时解放战争时前线的最新动态;那一次次的嘉奖令让人看到了胜利的喜悦;那一件件的战利品记录着人民战争的强大力量。在西柏坡国家安全教育纪念馆里,中共情报工作人员曾经用到过的工具历历在目,革命英雄的事迹振奋人心,中共的战略大转移扣人心弦,尽显智慧锋芒。在西柏坡石刻园,领袖们的真笔石刻书法都字字遒劲有力,筋骨分明,血气方刚,无论是诗词还是题词都大气磅礴,豪情万丈,催人振奋,无不彰显着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和英勇气概。在西柏坡领袖风范雕塑园,有毛泽东、刘少奇和贫苦老农亲切交谈的场面,有毛泽东和周恩来一起商讨的场景,还有任弼时耐心教育子女的和蔼画面,他们都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时刻展示着伟大的领袖风范,让人产生敬畏之心。在中共中央旧址,我看到了领袖们曾经居住过的房舍,那里面除了几件简单的办公用品和生活用品外,没有什么家具。七届二中全会旧址里面也是那样的简单,曾是一间当时中央机关的伙房。旧址里面的一切都显得是那样的简朴,无不体现着党的优良作风。

西柏坡纪念馆前,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的五人铜像挺立在花丛中,显得是那样的挺拔。在馆的后方山岭上,耸立着巍峨高大的西柏坡纪念塔。处在鲜花丛中的五人铜像和松柏交错山岭上的纪念塔遥相呼应,在漫山遍野苍松翠柏的掩映下,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此次西柏坡之行,我感触颇多,深深地体味到了党的艰苦朴素、平易近人的优良作风,深深地并由衷地感叹党的领导人在革命战争时期的伟大英明——在一间小小的农村指挥所里指挥了震惊世界的三大战役,并取得了全国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重温党中央在西柏坡创下的丰功伟绩,缅怀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留下的优良作风,这必将激励我们青年大学生勇敢挑起建设祖国美好未来的历史重任,把老一辈开创的事业发扬光大!

【 作者:化学化工学院:张满意 来自:本站原创  责任编辑:栗红 审核:吴炳芬】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