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生活 > 正文
清明雨霖霖,微信寄哀情
发布时间:2016-04-09 17:04:29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本站讯】新莺嘹乱柳烟低,断魂春雨断肠期。仲春之尾,暮春之初,又见清明。仍旧是绵绵的细雨,仍旧是诉不尽的乡愁与哀思。清明节当天,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官方微信推出一篇文章——《清明了,你想起了谁?》,这引起了极大关注。

文章与我们分享了三则亲情故事,作者以朴实的文笔分别叙述了与爷爷、奶奶等老一辈亲人的温暖回忆,表达对他们的爱与想念。当天,此微信一经推出,立即引起了石大师生的强烈共鸣,大家纷纷在文章下发表评论,以抒发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以下为部分网友评论)

徒然曜日:“一直觉得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只是一句缥缈虚无恶情话,直到有一天,我最爱的姥姥姥爷在同一天离开这个世界,离开我,我才知道有些情话,不必言语,都在心中。”淑丽“:无论过去多久,无论在那个日子,我都会想起你们。爷爷奶奶愿你们在天堂一样互相斗嘴,一样互相调侃,一样的幸福着。一直想念着你们。”威士忌不加冰:“未曾谋面的爸爸, 明明不知道容颜, 可为什么会难过呢 ?也许这就是本能吧。”hi_haruka:“再也听不到姥爷叫我小狗子,用宽大的手掌接我放学了。四年过去,我还是不相信,也没跟别人提过,仿佛我不说,这一切就不是真的。”LYX:“对不起,最后的那天,我回不来。 你为别人唱了一辈子挽歌,最后是谁给你唱的最后一场戏? 我会记得,我会努力,让天堂的你看到我的成长。”未来那么长:“三年多了,我一直以为你还在,在椅子上坐着听匣子,笑着问我喝不喝你自己泡的酒。”

亲情总是极易触动心里最柔软脆弱的部分,发自肺腑的怀念、感恩之情总是令人分外感动。清明时节,你想起了谁?你是否忍不住鼻头一酸,想起某个温暖有力的怀抱?你是否不禁泪盈于睫,想起某个久远温馨的画面?

“看到这篇情真意切的文章,我忍不住眼角湿润。” 石油工程学院学生孙玉林说道,“亲人离去后,只有在节日时我们才会祭奠缅怀。但这并不代表忘记,亲情永远藏在我的内心深处。”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学生黄可说:“我看完这篇文章后,最深的感触是亲情的力量,亲情给我满满正能量,我会为了亲人们努力的。感谢官微的用心,在清明节推送亲情故事很有意义,让我想到许多小时候的事。”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清明节承载着丰富厚重的文化意义,千百年来,历久弥新。

对此,石大文学院老师宋金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家族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很重要的,如今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小家庭的孩子和长辈们的互动其实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弘扬清明、重阳这样的传统节日,加强孩子们与长辈的交流,同时祭奠逝者、表达敬意。”

古人每逢思乡念故人,不乏抒情姿态:或挥毫作诗、或凭栏远眺、或杯酒敬明月、或飞燕寄锦书。常言身在异乡最是情愁浓,与人分享才是最佳的消解方法。一则短短的微信,让我们在繁杂俗世中停下,静静凝想,互诉衷肠,传递不随岁月褪色却日渐增长的爱与思念,唤起长情念念、不舍不忘的淡淡故人情结,为淡如水的生活增添波澜,为生命的留白填补色彩。这,就是网络微平台的力量与意义。

【 作者:吴玉莹 王学哲 王孟含 来自:传媒中心  责任编辑:王学哲 审核:新闻中心总编室】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